中評社香港2月26日電/在關注國務院常務會議達15年之久的學者彭真懷眼裡,它是中央政府“給人民的答卷”;在第十、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口中,它是“政策的風向標”;而在一位中南海的工作人員看來,它是國家治理“行政系統中最高的決策平台”,也是外界“觀察施政重心的一個很好的視角”。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根據《國務院工作規則》,國務院常務會議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秘書長組成,由總理召集和主持,根據需要可安排有關部門、單位負責人列席會議。
它召開的地點是中南海內國務院第一會議室。1949年10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成立當天,在這間會議室,首任總理周恩來主持召開了第一次政務會議。
從去年3月18日新一屆政府第一次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至今,同樣是在這間會議室,李克強總理已經主持召開了38次常務會議。
通過梳理38篇國務院常務議所討論過的100個左右的議題中,涉及“改革”的議題數量同樣排在首位。
會議新聞通稿,中國青年報記者發現,“改革”一詞總計出現了191次,在所有有效詞匯的出現頻率中排名第一。這38次常務會“改革真的來了!”在解讀這38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時,一位參會工作人員由衷嘆道。
總理對決策品質是有標準的,如果達不到標準,他絕不會遷就
2014年2月12日,李克強主持召開本屆政府的第38次國務院常務會議。與往常一樣,他坐在會場中央的橢圓形會議桌前,身後是一面國旗,桌上擺放著一支紅筆、兩杆鉛筆與一瓶英雄牌的藍黑墨水。
會議伊始,他語氣沉重地說:“霧霾現在成了網上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已成為民生改善的當務之急。這個問題,政府決不能回避。”
一位在場的工作人員清楚記得,坐在總理對面匯報的是環保部部長周生賢。聽匯報時,李克強一直在材料上記錄著。當周生賢匯報結束準備離開時,李克強說:“你先別走,我還有幾個問題要問你。”然後他便對著材料後面的具體措施逐條發問:“這幾條措施以前就有同樣的政策,這次是不是準備加大力度?這幾條措施是新推出的,設計合不合理,有沒有做過足夠的論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