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49年台海兩岸隔絕、對峙格局形成以來,由於兩岸之間巨大的體量差異,台灣從來沒有獲得過對大陸的絕對優勢,但是在60多年的經營中,台灣曾經擁有過多種相對優勢和軟實力的優勢,而當時台灣當局和民眾對兩岸前景的信心也是建立在這種相對優勢和軟實力優勢之上的,並通過不同時期對兩岸關係前景的不同政治口號而得以體現。根據台灣當局和民眾對兩岸統一的信心與態度的變化軌跡,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高喊“反攻大陸”階段
20世紀5、60年代是台灣經濟社會的恢復與發展期。在兩極冷戰格局的大環境下,特別是由於得到了美國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全面支持,台灣國民黨當局重新獲得了政治信心。這一時期,台灣當局在兩岸關係上喊出的最著名口號就是“反攻大陸”。當時,台灣當局高喊“反攻大陸”,一方面出於穩定和提振島內民心的政治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大陸進行社會主義道路探索過程中出現大躍進、文革這樣的失誤,使台灣當局倍受鼓舞,增強了其反攻大陸的信心。從本質上講,“反攻大陸”也是追求兩岸統一的形式之一,即由台灣當局主導實現的武力統一,因此,這一口號也反映出台灣當局對以這種形式兩岸統一的強烈願望。相對而言,這一時期可以說是台灣當局和台灣民眾在兩岸關係問題上的態度是最積極、最主動的時期。也就是說,當時台灣當局和民眾對於由己方主導的兩岸統一是非常積極和主動的。當然,與此同時,台灣當局當年對於由大陸主導的兩岸統一——“解放台灣”一直是堅決抗拒的。毫無疑問,這也是傳統政治思維模式下一種正常的反應。
第二個階段優勢與挑戰並存,對兩岸統一的態度明顯分化階段
20世紀70—90年代,台灣隨著經濟起飛完成工業化、現代化,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而且還在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啟動了西方式的民主化進程。這些成就大大提升了台灣經濟實力和軟實力,使之在與大陸的對比中佔據了一定的相對優勢。但與此同時,大陸的社會主義道路在20世紀6、70年代曾經歷過挫折,但是大陸國際地位的提升,經濟、軍事、政治實力的逐步提高基本上終結了台灣“反攻大陸”的任何可能。特別是在大陸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之後,大陸經濟政治活力被啟動,以大陸的體量,在實力上全面超越台灣僅僅是時間問題。20世紀8、90年代是台灣經濟、政治等軟硬實力發展的巔峰時代,而這一時期大陸經濟已經步入起飛軌道,大陸的實力優勢大幅提升,並逐漸獲得主導兩岸關係發展的抓手。既擁有一定優勢,也面臨很大統一壓力的台灣當局和民眾,在這一新時期對兩岸統一問題呈現出四種態度:
第一種是傳統統派力量,一貫真誠支持統一。這一群體有歷史的高度和強烈的民族統一情感,他們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高度看到兩岸關係問題,他們為大陸的發展和崛起而感到自豪,他們支持以大陸為主導的兩岸統一或其他形式的兩岸統一,把民族統一視為最高政治目標。這個群體雖然人數不佔優勢但卻是島內支持統一的核心力量,大陸的發展不僅沒有給這一群體帶來任何心理壓力,反而使他們對兩岸統一事業更具信心,更加支持兩岸統一大業。
第二種是建立在台灣自信與優勢基礎上的樂觀態度。與改革開放剛剛起步的大陸相比,台灣經濟的現代化以及開啟民主化進程使台灣民眾獲得了極大的自信心。特別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東劇變,許多社會主義國家被和平演變的國際大環境下,正在政治轉型中的台灣地區被美國樹立為所謂的“民主的燈塔”,李登輝配合美國冷戰後的對華和平演變政策需要,希望發揮台灣在主導大陸和平演變中的作用,並主導兩岸在西方民主制度下的統一,因此有了李登輝在1996年就職演說中提出的“經營大台灣,建設新中原”這樣的口號,期待在台灣的優勢基礎之上,由台灣導引中國大陸發展的方向,主導兩岸和平統一。這種樂觀的宣示和心態不僅是當時為了提振台灣民心的需要,同時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台灣民眾在兩岸關係上的自信與期待。
第三種是既看到台灣的優勢,也知道大陸崛起的力量不可阻擋,兩岸政治競爭的結局尚需觀察,因此,對於兩岸關係的前景採取的態度是躊躇、觀望,以優拒統,維持現狀。大陸20世紀80年代在推進改革開放的同時,提出了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台灣當局應付大陸和平統一壓力的一個重要選擇就是,以自己的經濟及政治制度優勢為藉口,提高要價,拒絕大陸主導的和平統一。經濟優勢和政治制度自信成為台灣獲得新的自信的基礎,也是拒絕兩岸統一的理由,把大陸經濟與台灣經濟水準基本持平,以及大陸實行西方式的民主制度作為兩岸統一的前提。這種提高要價、“以優拒統”,維持現狀的思想在台灣當局和台灣社會中有相當的認同度。
第四種是一部分人感受到了大陸崛起的壓力,清醒地認識到大陸的崛起不可阻擋,特別是在傳統政治思維模式的影響下,產生一種沒有信心的逃避心態。即對於兩岸統一的前景感到壓抑和恐慌,產生出一種強烈的、不願意被統一的政治情緒和傾向,由此衍生出了“台獨”,即不願面對兩岸未來最終統一,試圖以一種激烈的方式(台獨)使台灣從兩岸關係既有軌道中脫軌。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步伐加快。中國崛起已成不可阻擋之勢。伴隨著中國大陸經濟政治勢力的躍升,島內部分人對兩岸統一的畏懼心理愈發增加,其中一個極端的表現就是“台獨”勢力的活躍,到陳水扁執政並推行“法理台獨”時達到頂點。
第三個階段是2008年以來“不統不獨”的懼統階段
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與大陸相比,台灣在經濟、軍事等領域尚有一定的優勢和優越感。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中國大陸的崛起,大陸在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的綜合實力逐漸把台灣遠遠地甩在後面,而台灣的經濟在內部紛爭中逐漸走上下坡路。由此,台灣在兩岸博弈中的優越感一點點地消失了,即使曾經被大多數台灣人引以為豪的“民主制度”,在藍綠內鬥內耗、腐敗不斷、行政效率低下等因素的影響下,已經變成了一種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政治包袱而不是政治優越感的來源。
面對大陸全面超越台灣這一現實,台灣在軟硬各種實力的對比中,難以找到自己的優勢,而隨著大陸的進一步崛起,這種差距會越來越大。這樣,台灣將來既沒有對抗統一、謀求“台獨”或“獨台”的實力,也沒有主導兩岸關係發展的能力。由台灣當局主導的統一成為不可能之後,“拒統”和“懼統”成為一種較為普遍的心態,馬英九提出的“不獨、不統、不武”恰好迎合了這一心理需要。這就造成了台灣方面對兩岸政治關係發展不積極、不主動,躊躇不前,越來越保守、消極應付的局面。因此,我們看到,90年代中期以前國民黨當局還敢於大聲高呼一個中國,堅持追求中國統一的立場,而現在,不僅從兩岸統一這一立場上大幅退縮,甚至對於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樣的詞都不敢明確說出來,更不敢提兩岸統一這一話題。這就是台灣方面缺乏自信的重要標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