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民進黨迷信中央執政的輔選效果,把民調支持度最高卻不好操控的沈富雄硬擠下來,結果是空有中央剛剛上台執政的上升氣勢和資源,但是市長得票率創1994迄今的最低記錄,以35.89%大輸,根本連前面提到的市長“基本盤”,41%~45%,都守不住;當然,緃使守住基本盤,市長還是選不贏,所以沒守住基本盤好像也沒什麼損失,其實不然,2002年市長候選人的氣勢低,連帶的拉低了市議員的得票率,使綠營席次減了3席只剩16席。到了2006,縣市長選舉雖然受到高層弊案衝擊,縣市長選舉一敗塗地,但台北市提名天王謝長廷,結果得票率重新站回40%以上,而在氣勢帶動之下,議員得票率反而逆向創新高,綠營席次也破記錄地得到20席,到了2010,在蘇貞昌拉抬之下更增加到24席。
當我們把注意力轉移到市議員選舉時,我們還可以發現一個重要的趨勢:在近20年間市長選舉藍綠基本盤雖然聞風不動,但是市議員選舉的“基本盤”卻又不一樣。20年來,藍綠得票率對比的變化是這樣的:60.08%vs.30.1%,58.7%vs.35.1%,58.7%vs.32.02%,57.50%vs.36.01%,54.78%vs.40.09%。
這一個“基本盤”是藍緩步下滑,綠緩緩上升的趨勢。
這一來就有市長選舉和議員選舉不同的兩個基本盤了。由於市長選舉比較會受到候選人個人的條件和重大政治事件的衝擊,因此,席次眾多的議員得票率按理更能表現出藍綠實力的“真正基本盤”。從這角度出發,民進黨對基本盤能不能改善的評估實在不必過度悲觀。
最重要的是民進黨必須認識到,由於時空環境大不相同,今天民進黨如果重施故技,造成的傷害將遠不是2002可以比較的。
去年,緣於社會對包括民進黨在內整個代議體制強烈不信任,公民社會運動強力崛起。在如今這次選舉中,對整個代議體制強烈不信任的民眾把他們改革的希望投射在柯文哲身上,這完全是2002所沒有的新處境。由於民眾這種不滿遍及“全國”,並不是侷限在台北市而已;而且這種不滿,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會在這一次選舉中就被發洩完畢,未來將有時間的持續性。
因此2002的錯誤提名,受害的只是民進黨台北市議員候選人而已,傷害是局部性的,一次性的;但是這次如果民進黨站在公民社會的對立面而提錯了名,傷害將波及“全國”而且影響將久遠。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民進黨處理台北市提名,竟然完全欠缺長遠性的,總體性的戰略觀點,重點全放在擺平候選人上面,這樣的民進黨,問題真不是普通的小。
公民社會和黨的關係壞成這個様子,柯文哲的浮出又正好是雙方矛盾存在的具體象徵,因此許多人對柯文哲的惡感之強可想而知,當然難以接納柯文哲。
只是,柯文哲固然是雙方矛盾的碰撞點;很弔詭的是,不正是因為這樣,如果民進黨願意轉個彎,柯文哲豈不正好也是民進黨和疏離的群眾重建雙方關係的最佳連結點?從這個角度出發,柯文哲帶給民進黨的機會很清楚的,不是只限於在台北市而已—這一點,許多各地的候選人都已經看到了,他們已經找柯文哲為自己背書站台了—;也不只是限於這一次選舉,民進黨只要拉高自己的戰略格局,拉遠自己的前瞻視野便可以看得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