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民進黨內的權鬥手法:從“抓耙子”到“抹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03 11:39:56


  中評社台北3月3日電/今日新聞網今天發表學者鄭明德的文章說,近期研究黨外史,花了很多時間在蒐集並閱讀早期的黨外書籍、雜誌文章與近年的口述歷史。對於黨外、乃至民進黨成立後的內部問題有了深一層的體會。

  其中,“抓耙子”是一個恆久的難題,多位領導人都曾被質疑,導致彼此的嚴重互信不足與猜忌。近一年多,隨著謝長廷出訪大陸所引起的黨內爭議;這二天,呂秀蓮開始對柯文哲醫師提出質疑,而被外界視為是“抹紅”。筆者終於理解,民進黨內的權鬥手法,隨著時間的演進,已從“抓耙子”轉變到“抹紅”。

  長期作為弱勢的反對力量與反對黨,面對著高壓及無孔不入的國民黨政權,部分反對人士禁不起威脅或誘惑而成為“抓耙子”,其實是人性弱點的呈現。而國民黨若刻意布建“抓耙子”,也是民進黨在組織上難以避免。畢竟民進黨成員的來源過於“五湖四海”,內部又常是派系林立與分權。

  長期以來,弱勢的反對人士的慣性思考是不信任與猜忌。

  若遇到雜誌被禁、大規模被捕與路線挫敗,誰是“抓耙子”的思維就容易浮現,並進而衍生內部個人與個人之間、個人與團體之間的權鬥。其實,這似乎是台灣反對運動的宿命。日治時期政治、社會運動的分分合合,相當大程度也是內部的不信任與猜忌。“勇敢台灣人”這首歌提到:“雖然英雄代代輩出,可惜攏半途來犧牲”,很值得反對人士思考。

  隨著台灣時局的演變,反對人士發現“抓耙子”可能不足以指稱黨內叛徒。

  畢竟反對力量已日漸壯大;畢竟黨也已執政過八年。若承認黨內仍有“抓耙子”,不就等於承認黨組織仍未精進,隨意接收成員;不就承認自己已執政,但自信不足,只是有個可疑對象,就不能容忍。特別是1990年代中後期,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崛起與軍事威脅,當“愛台灣”成為島內政治正確詞彙時,“抹紅”就成為民進黨內新的“血滴子”。

  一開始,拋向王永慶與大財團;後來也拋向黨內同志。幾年前的“十一寇”就是類似的經典之作。蕭美琴直接被稱為“中國琴”,最終所造成不只是年輕政治人物的落馬,而是黨內恐怖氣氛的瀰漫。原來,二位電台主持人刮起的旋風,會是如此質疑黨內公職候選人,而結果會是如此駭人。

  謝長廷出訪被“抹紅”,還不是民進黨人的柯文哲也被“抹紅”,都是前述黨內權鬥的手法。過去是二位電台主持人出手,現可能是由從黨外到執政的呂秀蓮出手。原來,從日治時期迄今,台灣反對人士仍然如此對待同志與可能的同志。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