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文正 (北京 研究生)
2012年1月14日,台灣"總統"選舉,民進黨再次以多數票之差敗給國民黨,面對慘淡的敗選現實,民進黨內發出了“反省兩岸政策”的呼聲。一日之隔,黨內壓制已久的大陸聲音集體爆發。伴隨至今的是民進黨員組成的大陸參訪團一撥挨一撥,黨內高層辯論的“華山會議”一場接一場,學術交流會接連舉辦……如此場景,與以往的中國共產黨和民進黨交流情景形成巨大反差,兩黨的交流密集展開。同時受制於各種現實因素的影響,兩黨的交往存在著許多的不足與空間,但兩黨的交往也賦予重要的意義。
目前兩黨交流的現狀
目前兩黨交流類型的劃分:
(一)交流層次 兩黨幾乎呈整體交流趨勢,民進黨以黨籍縣市長、“立委”為交流主體,但黨務高層來往少。民進黨縣市長都有赴大陸或香港進行經貿、旅游、文化、農產品推銷等方面的訪問經歷。縣市長、“立委 ”、縣市議員 、基層公職、部分中執委中常委,以及前黨主席都有參與其中。
(二)交流的議題 現在兩黨交流的議題不在僅局限於經貿、旅游、體育、文化、城市經驗一般等話題,兩岸關系、陸生在台、“藏獨”、“疆獨”等也成為影響兩黨,兩岸關系的重要事項。全黨對話基本上是全方位型的,議題廣泛。
(三)交流的方向 兩黨交流是單向行的,通常都是民進黨人士訪問大陸。大陸的黨政機關人士赴台都是由藍營出面接待,絕少與民進黨會面,學術會議也非常少。這是兩黨交流中一個很顯著的特點。
(四)交流的方式 除去縣市長部分外,目前兩黨以學術交流、智庫對話為渠道。因受制於現狀,兩黨都試圖以學術會議、智庫接觸作為改善關系的突破口,進而向更深入的邁進。例如,由謝長廷領導的“維新基金董事會”2013年6月與大陸社科院舉行了香港研討會,2013年10月由吳榮義帶團的“新台灣國策智庫”參與的兩岸首屆和平論壇,并達成創歷史的十點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