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兩岸之間關於兩岸政治關係定位,呈現十分複雜的局面。大陸方面關於兩岸政治關係定位,雖然有“球體理論”、“一國兩地區”、“一國兩府”等諸多說法,但可認為都屬於“一國兩XX”模式;而台灣方面並沒有形成基本的共識,李登輝、陳水扁等的“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一邊一國”論;馬英九的“一中各表”、“中華民國是獨立的主權國家”,以及廣義上統派的“大屋頂理論”、“一中三憲”等等。大陸方面與李、陳的兩岸政治關係定位截然對立,不存在尋求共識的可能。大陸與馬英九,以及與廣義的統派,關於兩岸政治關係定位,既有原則上的一致,即都在一個中國框架內進行定位;又有重要的差異,即大陸方面通過“一國兩XX”模式,既強調一中原則,又試圖滿足台灣方面關於兩岸平等、對等的要求。但台灣方面更在意的是“獨立的主權國家”地位,馬英九關於“中華民國是獨立的主權國家”的態度十分明朗,即使是“一中三憲”中強調的中國統一前的“二憲”,也明確地表現了這一立場。事實表明,在進行兩岸政治關係定位時,大陸和台灣的相關人士,實際上主要都是對兩岸的定位,即兩岸各自是什麼的定位;而對於兩岸之間的政治關係是什麼,無論大陸還是台灣的相關定位中,都基本上沒有涉及。2013年初,大陸有學者提出,兩岸政治關係是對立的政治關係,表明了開始關注“關係”。但這一說法不符合2008年以後,實際的兩岸政治關係。對兩岸政治關係定位,卻沒有回答“關係”是什麼,顯然不能成立。這種定位還有著先天的缺陷,不可能成為進一步推進兩岸政治關係的基礎。無論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結束敵對狀態,還是簽署和平協議,都是結束中國內戰必不可少的環節,都不可能以“兩地區”或“二憲”為主體實現。還須指出,無論“一國兩XX”,還是“大屋頂”、“一中三憲”,實際上都是對統一後兩岸關係中的兩岸的定位,而不是對統一前兩岸關係的定位。由上述情況,筆者認為須改變關於兩岸政治關係定位的模式和思路,以尚未結束的中國內戰雙方,作為兩岸政治關係定位,是正確的選擇。
以尚未結束的中國內戰雙方,作為兩岸政治關係定位,有堅實的事實基礎。如前所述,中國內戰延續六十八年至今尚未結束,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就連李登輝、陳水扁這些“台獨”勢力的代表人物也無法直接否認。2008年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歷史新時期以來,由於兩岸關係不斷緩和、改善,兩岸出現大交流、大合作的全新局面,兩岸民眾中都有不少人,對於兩岸竟然還處於沒有結束的內戰之中感到疑惑。民眾有疑惑可以理解,但中國內戰是否結束,不是以民眾的感受為根據。2008年以來民眾的感受,只表明中國內戰的嚴重程度確實大為緩解,但前述大量事實卻同時也表明,中國內戰確實尚未結束,並且繼續作為兩岸關係的基礎,對兩岸關係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以“尚未結束的中國內戰的雙方”,定位兩岸政治關係有三個層次的內涵。其一,“中國的內戰”強調了、突出了定位的一個中國框架,這是定位的基礎和前提,也是以定位為開端,處理一系列兩岸關係政治熱點問題的基礎和前提;其二,以“中國內戰的雙方”定位兩岸關係中的“關係”,表明了兩岸政治關係在對抗性基礎上必然的對等性;其三,以“尚未結束的中國內戰的雙方”定位,表現了兩岸政治關係的階段性,既不是2008年以前激烈對抗中的“關係”,又不是內戰最終結束後的“關係”。總之,可以認為這一定位,比現有的,兩岸人士提出的各種定位表述,都更符合兩岸政治關係的實際,因而最可能被人們認同、接受。
如前所述,進行兩岸政治關係定位,主要目的是以這一定位為起點,推進兩岸政治關係向前發展,包括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結束兩岸敵對狀態,以及簽訂兩岸和平協議等等。實際上,這些都是中國內戰的遺留問題,對之處理也就是最終結束中國內戰。事實已經表明,現有的關於兩岸政治關係定位,不是也不可能成為推進兩岸政治關係發展的起點。因為這些定位都完全沒有涉及尚未結束的中國內戰,所以按照這些定位,當然不可能推進兩岸政治關係的進一步發展。但是,以“尚未結束的中國內戰的雙方”,對兩岸政治關係定位,則上述兩岸政治關係中,須處理、解決的那些熱點問題,作為最終結束中國內戰必須的、必然的環節,都具有了現實的起點。總之,以“尚未結束的中國內戰的雙方”,定位兩岸政治關係,為處理和解決兩岸政治關係中的一系列熱點問題,推進兩岸政治關係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實際的可行性。
對於兩岸政治關係定位,不僅是兩岸各自進行,反映兩岸各自的判斷、認識,更重要的還在於需要尋求兩岸相應的共識,即關於兩岸政治關係中的兩岸是什麼,特別是政治關係是什麼的共識。如果不能形成相應的共識,兩岸政治關係中的熱點問題不可能解決,兩岸政治關係不可能向前推進。實際上,兩岸對於兩岸政治關係定位有重要共識,那就是到目前為止兩岸人士提出的各種相應定位,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一個中國為框架,但這只是探討兩岸政治關係定位的前提,如果沒有這一共識,根本就不存在探討兩岸政治關係定位的問題,然而關於具體的相應定位仍然沒有共識。迄今為止,兩岸的相應定位,只對“兩岸”定位,不對“關係”定位,導致了各自的“兩岸”定位沒有共識,同時又沒有可能對之協調,因而對整個定位都不能形成共識的局面。如前所述,台灣人士對“兩岸”的定位,實際上是突出了作為“獨立主權國家”的“中華民國”;大陸方面不可能接受,而採取了以“一國兩XX”模式,實際上回避的應對。同時,由於兩岸都沒有對“關係”定位,因而兩岸的政治對話、協商難以進行,兩岸的共識更無法形成。以“尚未結束的中國內戰的雙方”定位,則可能是破解僵局,促進形成共識的途徑。“內戰的雙方”的定位,不僅是以模糊的方式化解關於“兩岸”定位的矛盾,以求得共識,而且由於創造了兩岸政治對話、協商的可能,將為兩岸形成的相應共識,提供必不可少的條件。但在兩岸現實情況下,相應共識的最終形成,肯定仍然是一個較漫長的過程,對此須有清醒估計。
幾點討論
通過以“尚未結束的中國內戰的雙方”,對兩岸政治關係定位,筆者形成了幾點認識。現提出來供討論,以期對兩岸政治關係定位形成更深刻的理解,推進兩岸政治關係的進一步發展。
1、關於兩岸政治關係定位的目的
對於兩岸政治關係定位,已多有探討。但關於兩岸政治關係定位的目的,即對於為什麼要進行兩岸政治關係定位,卻很少討論。從現在的情況看,人們基本上是為“定位”而“定位”,即認為兩岸政治關係定位,就是為了對兩岸政治關係做出表述。而且,實際上還進一步把對兩岸政治關係的表述,簡單化為只是對“兩岸”的表述。例如,本文一再提及的“一中兩XX”、“一中三憲”等等。其實,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進入深水區之初,兩岸政治關係定位成為熱點,就清楚表明了這一定位的重要意義。顯然,這一定位是推進兩岸政治關係向前發展的基礎和起點。換言之,這一定位的目的就是,為推進兩岸政治關係的向前發展,提供必要的基礎和起點。明確這一目的,將直接決定定位的內涵,實際上也就決定了定位的成功與否。第一,兩岸政治關係定位的核心內涵是“兩岸政治關係”,所以,需要對“兩岸”定位,但更需要對“政治關係”定位;第二,定位應該為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簽訂兩岸和平協議等,推進兩岸政治關係向前發展的重要環節的處理、解決,也就是為最終結束中國內戰,提供基礎和起點;第三,定位須有利於對上述重要環節,以及兩岸政治關係的其他重要問題,達成兩岸共識,而不是引發新的爭論,甚至對立、對抗。很明顯,只有以“尚未結束的中國內戰的雙方”定位“兩岸政治關係”,符合兩岸政治關係定位的目的。
2.關於正確處理兩岸政治關係定位中,客觀事實與主觀認識的關係
兩岸政治關係定位,是對於客觀存在的兩岸政治關係和認識和宣示。顯然,前者是定位的基礎,後者是定位的主要內容。對於實現這一定位,二者缺一不可。現實的狀況是,儘管面對客觀的兩岸政治關係,但對其的定位卻十分多樣,不僅兩岸之間的定位不同,就是大陸內部、台灣內部的定位也多有不同。充分表明了這一問題的複雜性。有人聲稱,這一定位的依據是所謂的“利益判斷”。這是以偏代概式的,對兩岸政治關係定位複雜問題的過份簡化,而過份簡化往往就造成歪曲。實際上,不同的兩岸政治關係定位,固然有不同利益判斷的影響,但更多的是認識不同的結果。把大陸與台灣馬英九當局、與台灣島內廣義統派之間,對兩岸政治關係定位的不同,全部視為利益判斷的不同,既不符合事實,也不利於消除分歧、形成共識;而把大陸人士之間的不同定位,視為利益判斷不同,更不符合事實。要對這一定位消除分歧、形成共識,需要首先對客觀存在的兩岸政治關係事實,有深入、正確的認識。一般而言,對於客觀存在的事實,通過討論、爭論形成共識,比對於抽象、空洞的“學理”進行爭論、形成共識,要容易得多。現在應該做和可以做的,首先就是積極爭取,對於兩岸政治關係的現實,例如對於“尚未結束的中國內戰的雙方”形成共識。這一共識一旦形成,對之定位的共識必然可以隨之形成。
3.關於兩岸政治關係定位的兩岸特色
兩岸關係是古今中外獨一無二的複雜關係,兩岸政治關係作為兩岸關係的核心,必然是更加複雜的關係。可以說,如果不能擺脫各種西方理論、思維方式的影響,充分發揮中國人的智慧,把握兩岸政治關係的兩岸特色,就不可能對兩岸政治關係定位形成共識,就不可能推進兩岸政治關係向前發展。2008年至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精彩起步取得的重大成就,就充分顯示了把握兩岸特色、運用中國智慧的巨大成功。這對於在進程的深水區,推進兩岸政治關係的向前發展,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按照相應的西方理論和思維方式,進行兩岸政治關係定位,就必然對兩岸各自的政治內涵和政治“界線”,進行清晰界定。目前的“一國兩XX”和“一國三憲”等,都是這樣的定位。在兩岸關係現實狀況下,如此清晰界定必然難以形成共識。必須對這些明晰的內涵、“界線”模糊化,以擱置爭議、推進政治對話、協商,並在對話、協商中尋求共識。實際上,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的起步階段,正是運用這種方式,實現了兩岸經貿關係的重大突破。以“尚未結束的中國內戰的雙方”,定位兩岸政治關係,就是以“內戰的雙方”的模糊化表述,取代“兩XX”、“兩憲”等精確但勢必引發兩岸爭議的表述,以尋求共識,推進兩岸政治關係向前發展。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4年4月號,總第19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