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期間,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王岐山在英國《金融時報》和美國《華爾街日報》分別發表署名文章《中美節能合作將是雙贏》以及《中國的知識產權戰略》。2009年,他更是在外國報紙上刊發5篇文章。
2011年6月23日,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曾於英國《金融時報》上發表署名文章。溫家寶在文章中寫道,“對於中國能否控制住通脹並保持快速發展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2013年7月9日,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美國《華爾街日報》發表題為《加強對話促進合作》的署名文章。
刊發權威主流媒體回應國際社會關注
從這些署名文章發表的時機來看,通過文章與更多的受訪國民眾“面對面”是配合訪問的重要部分,而且選擇發表的媒體也多為當地權威媒體。
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魯世巍表示,高層外訪都是有考量的,要麼針對國與國之間的具體問題,或者是兩國關係的一個重要時機,亦或者是出席一次重大活動。在出訪前,國外媒體都有種種分析和猜測。針對這類關注,一篇領導人的署名文章就是一次很好的回應。
由專門班底起草貼近國外思維習慣
國家領導人在外媒上發表署名文章的過程並非簡單的個人寫作流程,而是由一個個環節銜接而成。“比如總理署名文章,會由專門的班底起草,但也會有他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到底怎樣參與或者體現多少個人特色是因人而異的。根據題目的內容,會邀請有關專業部門參與,比如談到國家關係和外交,外交部會參與,涉及更多專業話題也會有別的部門參與。稿件會考慮對方國家的語言特點和思維習慣,讓文字容易被接受。”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魯世巍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