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4日電/朝鮮外務省3月30日公開表示“不排除進行新型核試驗”,引發外界的關注和猜測。韓國有媒體預測朝鮮第四次核試驗可能會在一個月內進行,該報道可信度不算高,但朝鮮新的核試驗“遲早會發生”,這是戰略分析界普遍的擔心。
環球時報3日社評指出,朝鮮此次談新型核試驗,直接目的被大多認為是要引起美韓關注。這也是平壤對美韓聯合軍演的回應。核試驗、發導彈成了朝鮮外交僅有的牌,這同時是朝鮮和東北亞的悲哀。
朝鮮核技術的進展情況處於絕密狀態,外界只能猜個大概。通常認為,朝鮮的核能力沒它自己宣稱的那麼成熟,它應當尚未解決核武器的小型化和與導彈的對接問題,加之朝鮮導彈還打不到美國本土,所以華盛頓對朝擁核的擔憂遠未達到恐懼的水平。
朝鮮同其他被疑發展核武器的國家不同,後者都是極力否認,朝鮮則高調宣傳,生怕外界低估了它的核能力。根本原因還是朝鮮的威懾力太單薄了,不說核武器幾乎沒別的可說。
這種狀態會讓朝鮮和東北亞越陷越深。當前者虛張聲勢的時候,這一地區會出現連鎖性的誤判,導致一系列不可預測的後果。在朝鮮接近掌握對外發動核打擊真實能力的時候,美國及韓日的反應也將達到極點。一些人相信,美國不會允許有朝鮮核導彈具備打到美國本土能力的那一天。美國會在那一天到來之前向朝鮮下手。
朝鮮發展核武器是為了獲得“核遏制力”,以保國家戰略平安。前幾步平壤算是“成功邁出”,儘管付出巨大的經濟和政治代價。但這不意味著平壤真的能把美國嚇住,對它來說更嚴峻的考驗尚未到來。
迄今尚無朝鮮這樣規模的小國在國際壓力下完成核突破的先例。這盤棋的驚險和難度無窮無盡,平壤顯然低估了它。
朝鮮擁核有可能再往前走幾步,但朝鮮實現將核武器變成有效戰略工具將遙遙無期,而且很可能永遠都不會有那一天。這個世界上只有核威懾,而沒有核恐嚇。朝鮮想嚇唬的對象是當今世界的頭號力量,它能如願的概率幾乎為零。
中國不會像美國和韓日那樣對待朝鮮,但中國反對朝鮮擁核的態度十分明確。朝鮮核問題導致了周邊及中美之間的一些分歧,但是美日韓對朝鮮的壓力決不會經平壤運作,變成美中之間的對抗,從而為朝鮮帶著核武器“解套”創造戰略性機遇。平壤如果有這樣的期待,須及早放棄。
朝鮮的其他力量支持不了它的核威懾,它的核能力突兀孤單,很難得到真實國家安全和其他戰略利益的變現。因此朝鮮不能在核道路上低頭狂走,它需要穩住、思考,重新設計其國家利益最大化的現實途徑。
如果朝鮮就像現在這樣走下去,搞第四次、第五次乃至更多核試驗,朝鮮未來幾十年的戰略境遇現在就可以大致看到。朝鮮將長期受到國際孤立,國家貧困難以消除。這一切對平壤政權構成的風險,是擁有核武器根本無法抵消的。
中國是朝鮮的朋友,朝鮮的安全、穩定與繁榮符合中國長遠的國家利益。大多數中國人也都願意看到朝鮮走出困境,共享東亞發展的戰略機遇。朝鮮因發展核武器已同國際社會對抗20年,換一種思路,至少做一些這樣的嘗試,平壤或許會獲得煥然一新的戰略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