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28日電/全棉衣服向來受消費者歡迎,不過情況近年逐漸轉變。據香港《文匯報》4月28日報道,受企業減省成本及棉花價格上漲的影響,越來越多制衣廠在制衣時混入尼龍、彈性人造纖維及聚酯纖維等。由於部分產品有除臭功能,又不易起皺,因此吸引大批消費者,令美國的合成物料成衣或在20多年來首次超過純棉製品。
環球網報道,繼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後,不少零售商都希望減低成本。加上主要棉花出口國美國不少農民改種粟米及大豆等利潤較高的農作物令棉花價格由2000年至2009年每磅0.54美元(約合人民幣3.38元),在過去兩年升至0.81美元(約合人民幣5.07元),2011年更一度高見2美元(約合人民幣12.5元)以上。
據報道,截至今年2月,美國的混合物料成衣市場占有率為48.8%,接近純棉製品49.1%的市場占有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