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牡丹畫王趙岳語中評:兩岸應擰成一股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13 00:38:13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林中森在台灣會見趙岳等一行人的訪問。(趙岳提供)
 
  趙岳的牡丹畫在台灣很是受親睞,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林中森、世界馬氏宗親總會榮譽理事長馬鎮方都收藏有他的牡丹畫。在採訪過程中,記者發現這位已是功成名就的國畫大師無比之謙虛,絲毫沒有大牌之架子。在他眼裡,藝術無止境,自己還在不斷摸索和開創新視角的過程中。有人說,讀趙岳的畫,實則在讀趙岳的風骨人品。他筆下的牡丹清晰自然,雅而不俗,充滿了大氣剛健之風骨。趙岳認為,畫國畫最重要的是表現精、氣、神的氣韻,看似拿筆隨意的塗鴉,實則胸有成竹,融入了自己對世界的感悟和感情。

  “先感動了自己,才能打動別人。”趙岳這樣的誠心之作也曾打動了蜚聲中外的國畫大師黃永玉先生。有一次,黃永玉在不知道作者是趙岳的情況下觀看他的國畫牡丹,竟驚歎地俯身蹲下,以手摩挲畫卷,口中喃喃自語道:“這幅國畫牡丹層次感和手法竟如此像油畫,整幅作品妙得生意,不失潤澤,精於設色,穠艶如生,其情調、韻味自成一體,真妙,真妙,此畫作者必成大器!”

  所有的成功都非一蹴而就,輝煌的背後都有著無數不為人知的付出。對趙岳來說,最終能夠在眾多的牡丹畫師中脫穎而出,成為“牡丹畫王”,可謂“十年磨一劍”。從小學五年級,他就開始學習繪畫,最初學的是油畫,靠臨摹大師的素描和油畫作品自學。但因為上世紀80年代初的湘潭油畫可臨摹的原作較少,趙岳就改習國畫。“當時就明白畫好牡丹很難,但總想著牡丹練好了,再畫其他花卉便迎刃而解了。”就這樣,幾十年來,趙岳專攻牡丹,晨起即揮毫,午夜方停筆。為了畫好牡丹,他還曾多次赴豫、魯、陝等地的牡丹之鄉寫生,其寫真稿過千幅。回顧這一路,如今已經功成名就的趙岳告訴記者,他成功的秘訣無他,就是“苦練”。畫一幅、兩幅,自己覺得不滿意就畫十幅、百幅、千幅,從量變到質變,從‘心到手不到’,最後‘下筆如有神’。

  跟隨“兩岸作家湖湘文化行”為期10天的參訪過程中,記者發現,趙岳每次走到有鮮花盛開之處,他總會蹲個馬步,投入地進行花卉特寫。尤其是在攀登衡山那次,給人印象尤為深刻。由於當天的霧氣瀰漫,衡山仿若仙境。趙岳聽聞前方小路有一處杜鵑,好似喜獲珍寶,迫不及待地朝它飛奔而去。最終,拍出來的圖片,簡直美呆了隨團人員。

  後來,在交談過程中,趙岳告訴記者,他的這一構圖功力和過去從事攝影的經歷有很大的關係。在他20多歲時,為了生計從事攝影,這段經歷,尤其是期間養成的構圖習慣對後來的作畫影響很深。“繪畫是加法的藝術,而攝影是減法的藝術。想要拍出一張好的作品,我們就需要從畫面中減東西,擇其重點、取其精華,一切為你要表達的主題服務。去除一切與主題無關的元素,以最少的元素表現主題。”在平常的繪畫中,他對構圖也是如此講究,比如主體比較鮮明,追求光與影的靈動疊合,將寫實與寫意巧妙結合,整個畫面顯得很有和諧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