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和IMF的官僚們,大多都是西方著名高校的畢業生。他們生活和成長在富有的家庭和國家,對貧困落後的國家了解幾乎為零。可是,他們的經濟學老師卻教他們市場化是多麼的好,政府的干預是多麼的不好。而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他們並不知道非洲真正缺乏的什麼。
因此,數十年對非洲的經濟援助,都成了這些不懂非洲國情的世界精英們教育非洲的重要資本。然而,這些專家所開出的藥方,都治不了非洲的疾病。
中國崛起改變西方人的觀點
上世紀80年代,中國大量接受世界銀行的援助,但是,中國政府從來就沒有像非洲國家的政府一樣,對世界銀行的專家唯命是從。
因為,中國政府和人民自己知道自己的國家最需要什麼。改革,必須循序漸進,必須以點帶面,而不是簡單的、粗暴的一下子就全面市場化。
其實,中國人最應該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因為,中國的改革道路是在被許多西方經濟學家不斷否定的情況下,創造出經濟奇跡的。就連今天,許多學者還對中國的發展很不了解,更不知道中國到底是怎樣成功的。
中國早在上世紀60年代以後,就對非洲伸出了援助之手。只不過,當時中國自己的國力非常脆弱,只能用非常低成本的形式援助非洲。熟練農民幫助非洲農村提高土地生產力,赤腳醫生幫助非洲醫院對付各種常見的疾病,成了很受當地老百姓歡迎的援助項目。
基本建設援助的典範是坦贊鐵路,中國付出很大的努力。承辦非洲建設項目,不僅幫助非洲提高生產和交通的能力,也使中國獲得一些國內經濟建設非常稀缺的外匯收入。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著力搞好自己的經濟建設,援助非洲和其它國家的力度反而縮小。然而,數十年過去了,今日的中國外匯儲備多達4萬億美元,加上快速的經濟增長,迫切需要各種原材料,尤其是石油、棉花、鐵礦石、木材、銅和其它多種大宗工農業產品,用來滿足中國越來越大的發展胃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