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日本新研製的P-1反潛機交付使用。該型機具有更強的潛艇探測性能,可有效探測處於靜止狀態的潛艇。與現役的P-3C相比,該機的最大速度提高了20%、巡航速度提高了37%,能夠實現在威脅海域的“應召式”反潛作戰。
P-1反潛機整體作戰效能的提升將改變目前P-3C反潛機在實戰中對數量的依賴,更重要的是它使日本的反潛範圍由日本周邊海域擴展到整個東亞地區,從而更具進攻性。
潛艇部隊是日本水下反潛的核心力量。從近年來的“春潮”級、“親潮”級到“蒼龍”級,日本潛艇的噸位越來越大,下潛深度不斷增大,水下續航能力不斷提高,靜音效果也越來越好。
自2002年10月1日第5艘“親潮”級潛艇下水開始,日本每年下水一艘新潛艇並於第二年服役,從而保持了現役潛艇的性能領先。特別是2009年3月30日,日本第一種安裝有不依賴空氣推進AIP系統的潛艇“蒼龍”級首艇下水服役,其水下排水量近4200噸,水下續航能力達到3周,被外界稱為“亞核潛艇”。
日本海上自衛隊現在基本上按照“每年退役一艘舊潛艇,服役一艘新潛艇”的方式更新換代。因此,目前其所擁有的18艘潛艇只是一線部隊的數量。而已經退役潛艇的平均艇齡不足7.5年,且相當一部分入庫封存、維護良好,一旦需要即可迅速恢復參戰。
而且,日本潛艇由川崎和三菱兩家造船廠輪流完成,每家造船廠都有自己的獨立生產線。一旦需要,能在短時間內生產出大量潛艇。可以說,日本隱藏著一支極為可觀的水下反潛力量。
正是以這樣一支力量為依托,日本的反潛作戰能力居於世界前列。據專家分析,日本在戰時可部署40艘水面艦艇、60架反潛巡邏機和10餘艘潛艇用於實施島鏈反潛作戰,這一規模和密度在世界上都是絕無僅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