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6日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5日在中國國際友好大會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60周年紀念活動上發表講話,從文化、歷史和民族基因等角度闡釋了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
專家認為,習近平對中國“和”文化作出了新的提煉,他倡導的“共謀和平、共護和平、共享和平”向世界宣示了中國珍愛和平、維護和平的理念。
謀和平:行勝於言
習近平在講話中說,中華文化崇尚和諧,中國“和”文化源遠流長,蘊涵著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協和萬邦的國際觀、和而不同的社會觀、人心和善的道德觀。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國際戰略研究部主任陳須隆說,這是習近平第一次提出“四觀”,從民族傳統文化意識的視角闡釋了中國堅持和平發展的民族基因。
共謀和平,需要“通過推動跨國界、跨時空、跨文明的交流互鑒活動,促進各國人民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在世界各國人民心靈中堅定和平理念、堅定共同發展理念”。
事實上,中國與世界各國共謀和平的腳步一直不曾停歇: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正確義利觀、打造命運共同體、對周邊國家提出“親、誠、惠、榮”,對非洲國家提出的“真、實、親、誠”……
與此同時,中國也在以實際行動與世界各國編織和平的經緯。從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到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推進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與世界分享發展成果。
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錢文榮說,文化的交流互鑒與共謀和平緊密相連,恰恰是這樣的互動交流才能凸顯和平的價值和意義,使和平在世界人民心中深深扎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