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社會化考試,應該是學校自主認可考試成績,學生自由報考。進一步說,只有高校實行自主招生,才有考試社會化的可能。
包括顧會長在內的很多專家,還把高考視為指揮棒,希望改革高考制度,對基礎教育起到更好的指揮棒作用。不得不說,這種指揮棒思路,對高考改革是很危險的。高考改革的核心,應該是淡化高考指揮棒作用,把考試的地位從以前主導中學教學、大學招生,轉變為為中學教學評價和大學招生服務。
這就要求實行學生和學校雙向選擇的高校自主招生,如果能實行高校自主招生,各校自主提出對申請學生的學科和成績要求,也就是建立多元評價體系,為中學開展多元教育,拓寬了空間。但遺憾的是,我國目前設想的高考改革,都不涉及或很少涉及打破集中錄取制度,都繼續把高考作為指揮棒,並不想撼動指揮棒的地位。
國家教育規劃綱要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都提到要推進考試招生相對分離,這就要求打破“教招考一體化”的格局,徹底治理考什麼就教什麼,教什麼才學什麼的應試教育,做到教招考分離——中學按照自己的育人目標,自主教學,大學按照自己的培養目標,自主招生,考試則完全社會化,由學校自主認可、學生自主參加。只有如此,我國基礎教育才能從教招考一體化中走出來。可以說,國家層面已經看到問題所在,也找到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可是具體落實卻發生了偏離,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提到的減少科目、文理不分科、英語一年多次考等改革,都要和考試招生分離結合起來,才能起到改革的效果。
(作者:熊丙奇 來源:北京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