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大馬華社具多面性 社群研究應注重區域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19 11:27:01


  中評社香港5月19日電/馬來西亞華人並不是一個板塊,而過去學者習慣區分類法大概將華人分成華僑、土生華人、海峽殖民地華人等幾類。然而,更多的情況是學者們以自己所觀察到的情況來進行歸納。 

  據馬來西亞《東方日報》報道,事實上,馬來西亞由好幾個區域所組成,每個區域社會都有自己的歷史脈絡。簡言之,我們不能隨意說大馬華人社群形成之經過有那些典型。一山、一廟、一校可以是普遍存在的華人聚落的結構,但不是一種絕對現象。吉隆坡就是多個義山、多間廟宇及多所學校同時存在的例子。

  會館組織不一定是華人社區必定存在的機構,舉例而言,吉打州的一些小漁村的華人聚落,例如距離雙溪大年約26公里的成傑(Singkir),就是有一所華小和一座義山,卻沒有會館存在的華人社區。不同同籍貫的人士混居一起,百年來在高峰期華人也僅只有三、四十戶,雖然當地華人的籍貫不同,但因為華人人數稀少,自然而然的產生群聚性,在英殖民時期就發展出自治需要的互助會。在鄰近的幾個華人聚落的內部結構也極為相似。方言組織、同鄉會、姓氏會館沒有存在的條件。這一類區域華人的特性,過去鮮才被學者所發掘。尤其是對馬來西亞不了解的大部份中國大陸、港台學者,更難以想象區域華人聚落的差異性。

  如果花點力氣走入民間,能夠挖掘出馬來西亞華人其實是個多元社會。丟掉大中國的歷史包袱,才能夠看到真實的情況。

  中國攝制的紀錄片《下南洋》把中國歷史的大帽子扣在馬來西亞華人先驅的頭上,事實上當年的出洋和今天的跳飛機有很多地方是極為相似的。抵達南洋,為了適應在地社會而進行文化調適,經年累月發展出不同的社會面貌。過去被那些為不夠用功、投機取巧的學者所建構的大馬華人研究範式,看來已經不起考驗。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