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22日電/真普聯決定不解散,民主黨亦繼續留守。新界社團聯會副會長陳平在《文匯報》刊文,向民主黨喊話。他說,在5月6日“佔中商討日”投票,以非常手段篩走非“公民提名”的各種政改方案後,民主黨5月15日晚舉行中委會,一方面強烈譴責激進派的舉動,另一方面卻表示將繼續留在“真普聯”,直至6月22日“全民投票”後,不會再參加“真普聯”。這一決定,予人舉棋不定,迷失方向之感。
民主黨的主席在對記者的表述中,頗有矛盾之處。民主黨既不滿“人力”及社民連嚴重破壞“真普聯”成員的互信和合作基礎,為何仍然要留在“真普聯”,繼續與他們合作推動6月22日的“全民投票”?既然並不認同5月6日的“商討日投票”結果,為何又要參與以此結果為基礎的6月22日“全民投票”?民主黨既已作出譴責,卻又聲稱只是“行為割席”,不應該“血淋淋”般罵對方。那到底是罵了還是沒罵?怎樣的譴責才不算是“血淋淋”呢?民主黨和“人民力量”、社民連等激進派的關係到底是割席了,還是沒有割席呢?
民主黨表明要繼續推動所謂的“三軌方案”,而“三軌方案”也是6月22日所謂“全民投票”的候選方案之一,是否再次被篩走,表面上看還是未知之數。但民主黨已事先張揚會在6月22日後退出“真普聯”,是否已經預告他們所推崇的“三軌方案”肯定難逃被篩走的命運?如果明知是這樣的結局,留下來又有何意義呢?如果並非如此,那麼民主黨表明6月22日必然退出的理據又何在?
這些自相矛盾的表述,顯示民主黨失去方向感,面對激進溫和兩條路,患得患失,猶疑不決。一方面,在5月6日的所謂選舉中,上了當,吃了虧,心有不甘;但另一方面,又擔心脫離早已被激進派騎劫的“真普聯”,將再次受到激進勢力的狙擊。於是民主黨只好一方面嚴厲譴責激進派,而行動上卻仍然要忍辱受屈,默認激進派遵守的遊戲規則。
然而,事情的發展未必會像民主黨所期待的那樣。《伊索寓言》中蝙蝠的故事已經告訴大家,幻想兩邊討好的結果,不但討好不了任何一方,反而會使自己失去立足之地,遭眾人所棄。
希望民主黨的主席頭腦清醒,知道應支持哪一種方案,什麼才是最受到市民支持的。2012年的政改討論中,民主黨根據政制能向前走的市民普遍期望,勇敢地擺脫激進勢力的牽扯,與中央及特區政府對話。結果,民主黨提出的“超級區議員”方案獲得採納,使政制向擴大民主的方向邁出一大步。
目前,有關2017年普選特首的首階段政改諮詢結束後,大多數市民的意見越來越清晰。筆者認為,社會的共識最少有以下三點:首先,多數市民反對所謂“佔領中環”這類的違法行動;其次,絕大多數市民都希望香港能依照基本法落實2017年的普選,實現一人一票選特首;第三,社會主流意見及多數市民都認同,“公民提名”、“政黨提名”,以及“三軌方案”並不符合基本法。
既然民意有這樣清晰的表態,民主黨理應大膽地走出激進派的陰影,離開“真普聯”,擺脫激進派的牽制,從民意出發,把握住民意所向,再次承擔起推動政制向前發展的歷史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