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治疆經驗表明:治疆之要在南疆—為此唐朝治疆以安西都護府為重點,南疆之要在喀什—為此唐朝以疏勒(喀什)為龍頭專設“安西四鎮”。相比北疆線路,以喀什為樞紐的西南疆線更加崎嶇曲折,西高東低,地高天寒,不利於大部隊機動,這一地理特點使喀什地區勢力比南疆其他地區更容易得到境外資助並因此坐大。凡能坐大,必有外援;凡有外援,必有通道。與南疆其他地區比較,喀什最符合這一條件。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的“喀什”更多的是地緣政治而非純地理的概念。它並不僅指喀什,而是指以喀什為中心的南疆地緣政治構架。
20世紀90年代始,中國境內的恐怖分裂活動出現加速向喀什一線集結的趨勢,在國際反華勢力的資助下,它們試圖從南疆東帕米爾地區突破,既打通聯繫中亞的外援通道,又方便與“藏獨”分子在此聯手,以達到禍亂和分裂中國西域的目的。如果了解上述喀什地區的地緣政治意義,我們就會明白2013年以來中國國內的暴恐事件大多發生在喀什的現象顯然不是巧合。
中俄需要在中亞地區“背靠背”地團結
歐亞大陸分區並存有歐洲、中亞和中國三種戰略力量;但歷史表明,在歐亞大陸的主要區位即北緯30度至60度之間可容納戰略力量只有2.5個;也就是說,在三種戰略力量之間,必然有一個生存空間要受到其他兩個的嚴重擠壓並因此出現破碎地帶。比如上古時代在歐亞大陸分區並存的是歐洲羅馬帝國、中亞諸帝國和中華帝國。此間歐洲羅馬帝國和中華秦漢帝國強大,中亞地區力量受到擠壓並分出安息、貴霜諸帝國。此時歐洲、中亞和中國之間的力量比為1∶0.5∶1。羅馬帝國解體後歐洲中世紀陷入碎片化時代,這為中亞阿拉伯帝國繼而蒙古帝國崛起和大面積擴張騰出空間。此時中華帝國保存完好並轉入隋、唐、宋、元、明的持續統一朝代。此時歐洲、中亞和中國之間的力量比就轉為0.5∶1∶1。進入工業革命後,歐洲又開始復興和強大,中亞伊斯蘭力量在歐洲、中國尤其俄羅斯的擠壓下日漸式微,此時的歐洲、中亞和中國之間的力量比是1∶0.5∶1。俄羅斯在北方崛起並南向強力插入中亞地區,取代了原來夾在歐洲和中國之間的伊斯蘭力量及其比例。此後原來的歐洲、中亞伊斯蘭和中國三種戰略力量並存的格局就為歐洲(1)、俄羅斯(0.5)和中國(1)並存的格局所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