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2日電/上海自貿區正向那些精通服務業、金融業,對離岸貿易等有研究的青年人才拋出橄欖枝——日前在復旦大學主辦的“上海論壇”上,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簡大年表示,“我們急缺這些領域的人才”。
除簡大年外,該論壇還邀請了一些對自貿區頗為了解的官員和專家:世界自貿區協會主席格瑞艾姆·瑪瑟、香港貿易發展局研究副總監邱麗萍、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校長波林·摩爾、韓國海洋水產開發院中國研究中心主任金範中等。
“語言其實也是自貿區能夠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香港、鹿特丹之所以成功,這兩者的一個共同優勢就是與各個國家和地區投資人士的溝通‘沒有語言障礙’。”波林·摩爾在發言中指出。
“千人計劃”外籍專家、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型號總工程師助理丹尼斯·斯科特也曾指出,海外投資者目前了解上海自貿區政策仍存在不少障礙,“我們需要的不隻是語言上的表面意思翻譯,還有從海外投資者角度對經濟的解讀”。
與全球其他地區的自貿區大多以稅收、對GDP貢獻率來評價成功與否不同,在上海,自貿區成功與否採用的是另一套以“制度創新”為主要依據的評價標準。此前,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就曾表態,對於自貿區“要從制度層面去看成果”。
但無論是哪種評價方式,自貿區都得先讓企業主動進駐,並真正產生貿易量。在這方面,香港的做法頗值得借鑒。憑借較低的稅收、方便的交通、完善的法治環境以及令外商感到舒適的語言環境,香港已成為全球主要貨物集散地之一。
香港貿發局的邱麗萍說,這種集聚效應的背後,是香港方面長期不斷聘請專家人才為企業貿易提供服務的“長線投資”,“我們有供應鏈方面、離岸貿易方面的專家,為企業入駐提供各類谘詢服務。我們關注怎樣把一個香港本土公司,推入‘全球性企業’的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