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深圳市殘聯的數據,深圳市家庭戶各類殘疾人總數為134700人,其中戶籍殘疾人75800人。而對於楊鴿蔚說的每年6億—8億元、10年總額高達50億元的數據,深圳殘聯並未直接回應,只表示 “數量不少,每年有幾個億”。
“十幾萬人,每年幾個億的殘保金,花到了哪裡?”楊鴿蔚對深圳市扶持殘疾人就業補貼的戶籍限制、年限要求提出了質疑。根據深圳市相關規定,對於殘疾人創業扶持只有三年,扶持也只針對深圳戶籍殘疾人。“每年殘保金都有大量結餘,又有需要幫扶的人,為什麼既不加大扶持力度,也不能公開賬目?”楊鴿蔚說。
社會組織運營不透明,專家建議完善相關法規
採訪中,祖玉琴說,殘保金並沒有公開的規定和要求,而且敏感。
而廣東鵬翔律師事務所律師梅春來則認為,“無法公開”“敏感”恰恰反映了“殘保金使用可能存在賬目不清、缺乏監管的問題”。
2013年,廣州殘障青年李陽因向廣州市殘聯、廣州市財政局申請公開十年來廣州市殘保金收支明細未果,將廣州市殘聯和廣州市財政局告上法庭。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廣州市財政局稱,2001年至2002年“政府預算收支科目”中並未設置殘保金相應科目。此外,2003年至2009年“政府預算收支科目”中“殘保金支出”項下也未設置明細科目,所以此階段相關支出信息財政部門無法詳細核算。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副教授楊小柳認為,即便收繳和使用存在制度性的問題,但殘保金的徵收和使用是公益性質的,是涉及公共利益的項目,社會公眾都有權知情。
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廉政研究院院長喬新生認為,一些社會組織的運營不透明,給社會組織成員帶來了極大的風險。當前,我國已經制定了《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今後還應盡快頒布《信息公開法》,要求相關社會組織定期公開有關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