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7日電/5月29日下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突然召開記者會,披露日本與朝鮮官方談判所取得的新進展,一時間引起國際輿論界的廣泛關注。此次日朝協議主要成果是雙方約定重新就“綁架日本人質問題”展開全面調查。日本媒體認為,此舉表明,安倍目前急切在解決被綁架日本人問題上獲得突破,並進而在日朝邦交正常化、朝鮮棄核等問題上有所建樹。
日方輿論對協議褒貶不一
不過,事後日朝雙方各自披露的談判結果有所不同。日方歸結為三點:一是基於日朝《平壤宣言》“清算不幸的過去”,解禁諸懸案,實現邦交正常化;二是朝就被綁架日本人設立“特別調查委員會”,日自調查開始之日起,解除包括在人員來往、匯款及現金攜帶、禁止朝鮮船只靠岸等單方對朝制裁措施;三是在適當的時候研究對朝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朝方也歸結為三點:一是就1945年之前及之後在朝死亡日本人的遺骨或墓地,以及日本人遺留者、配偶者、綁架被害者和失蹤者實施全面調查;二是設立“特別調查委員會”並賦予調查權限;三是如有生存者則使其歸國。
對此,日本輿論界的看法可謂是喜憂參半、褒貶不一。
喜者當然是安倍和被綁架者家屬。安倍宣布這一消息時明顯情緒十分高漲,他稱(談判結果是)“朝著全面解決綁架人質問題邁開了第一步”,還立下了全部被綁架者不回到日本他就等於未完成使命的誓言。被綁架者家屬代表也認為,這一結果來得有點突然和意外。
憂者則認為,2004年日朝曾達成類似協議,雖然時任首相小泉純一郎從朝鮮帶回了5名被綁架者,但朝方提供的一名已死亡被綁架者遺骨後來被證實作假,而且整個協議在2008年8月隨著當時的福田康夫內閣垮台而不了了之。而且,朝方此次並沒有放棄其此前所堅持的綁架人質問題“已經徹底解決”的立場,也沒有明確何時真正展開調查,所謂的“特別調查委員會”更沒有日本人。而朝方之所以答應日方條件恐怕只是為了緩和經濟困難,捎帶離間一下日美韓對朝制裁陣線。因此,朝方是真心還是假意很難預料,仍然很不靠譜,安倍難逃再次“被涮”的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