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如果麥可思研究院和北京青年壓力管理服務中心的報告所反映的就業率情況屬實,就確實可以說明教育部整頓“被就業”工作取得了超出公眾想象的成效,也能反映中國經濟回暖的樂觀現實。
現在的問題就在於,在常識判斷與第三方機構的抽樣數據發生了矛盾。我們不能輕易斷定第三方機構的抽樣數據的準確性和代表性。
實際上,大學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大體可以通過畢業後一個月、三個月、半年和一年的社保繳納數據來反映。如果教育和人力資源等主管部門,再根據不同地區少部分靈活就業、創業或供職於小型企業、不規範經營單位而未能繳納社保的就業情況,再以一定加權比率匯總到社保繳納數據中,就能夠得出最接近真實的就業率數據。
正如北京青年壓力管理服務中心發布的報告所指出的,真實就業率對於當年及次年畢業生期望月薪有著重大影響,因而有關待就業人群的切身利益。國家教育和人力資源等主管部門有責任開展這方面調查,讓公眾特別是待就業人群對就業形勢不再“霧裡看花”。
(作者:鄭渝川 來源:網易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