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20日電/據英國《金融時報》亞洲版主編戴維•皮林的評論文章,本周,安倍晉三射出了日本經濟復興戰略的“第三支箭”。如果你沒聽到箭成功中靶的巨大聲響,那是因為根本就沒有聲響。在結構改革方面,這位日本首相不太像一箭就把蘋果射碎的威廉•退爾。相反,他更像一名處在學藝階段的針灸師,把一千根針紮進了日本的身體,期望其中一兩根針或許真能起到療效。
大公網報道,由於日本的勞動人口現在每年減少0.5%,因此經濟增長幾乎全部得來自生產率的提高。為了實現增長,可能還得採取別的措施,包括提高勞動參與率,尤其是女性和退休者的勞動參與率,以及引入更多移民(從理論上講是這樣)。若不採取行動,日本的增長將注定陷於低迷,增長率將處於0.5%至1%左右的水平。
安倍的“第三支箭”———我更願稱之為“一千根試針”———意在對其貨幣與財政政策形成補充。安倍射出頭兩支箭時,動作更為沉著,收效也不錯。關於在兩年左右的時間內將貨幣基礎擴大一倍並實現2%的通脹目標的承諾,給物價打了一劑強心針。4月份,核心通脹率(剔除消費稅上升的影響)升至1.5%,儘管主要原因在於日元貶值導緻進口能源價格上漲。還有,以產品便宜而聞名於世的日本服裝企業優衣庫(Uniqlo),本月將全線產品提價5%,這或許意味著企業的定價能力在增強。
“第二支箭”(財政靈活性)飛得也相當直。去年,1100億美元的額外支出助推經濟增速超過了1.5%。今年,日本似乎已經受住了4月份將消費稅率由5%上調至8%的影響——有些人曾擔心此舉可能會令日本經濟遭受重創、使其重新陷入衰退。當然,日本經濟本季度很可能會有所萎縮。但這不可能抵消掉一季度的可觀增長——由於消費者趕在消費稅率上調前突擊購物,日本經濟在一季度按年率計算增長了6.7%。
如果說“安倍經濟學”(Abenomics)的前兩部分正在收到一定成效,那麼第三部分的成效又會如何?答案是,它的成效會遜於安倍的期望,但勝過懷疑論者的預期。在安倍紮出的針中,有些很可能不會帶來什麼好處,有些或許會帶來壞處,但最起碼還有一些會產生積極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