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兩岸認同,建構命運共同體是必然途徑。海峽雙嬌揚威英倫,就是一例。 |
|
圖1:台灣民眾的中華民族與中國人認同 |
|
圖2:台灣民眾的台灣人與中國人認同 |
中評社╱題:深化兩岸認同的機遇與挑戰 作者:黃清賢(台灣),成功大學兩岸統合研究中心執行長、成功大學政治系暨政經所助理教授、台灣競爭力論壇學會南部中心執行長
兩岸認同的推動取向
兩岸關係在2008年後進入了和平發展的機遇期,到了2013年,兩岸關係更進入鞏固深化的新階段,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6月13日的國共會面中指出:
我們要努力增進兩岸民眾福祉,讓更多民眾共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積極促進兩岸同胞在厚植共同利益、弘揚中華文化的過程中,增進對兩岸命運共同體的認知,增強民族自豪感,堅定振興中華的共同信念。
至於馬英九總統在7月10日的電視專訪中對話:
(在任期內會想見到“馬習會”嗎?)這要創造一些條件,沒辦法很快……(是否可能在任期內?)不敢說一定有這個把握,但兩岸關係要繼續向前發展,如果能夠得到人民支持,在不損害國家尊嚴跟立場情況下,也不要完全排除。
上述談話內容顯示,中國大陸呈現出增進兩岸認同的積極取向,相對而言,台灣的執政黨雖有兩岸認同的建構取向,但較為消極,因此兩岸關係要邁上新台階、要進行馬習會、要走向政治對話,人民的支持、對命運共同體的認知,亦即認同的深化,正是兩岸關係突破性發展的關鍵之一。本文將對兩岸認同進行分析,探討其中的機遇與挑戰,接著試圖提出解決之道。
台灣民眾的兩岸認同調查
台灣競爭力論壇在2013年2月、4月、6月三季,分別針對台灣民眾的國族認同進行民意調查。結果顯示,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一份子”的比例分別是90.4%、89.3%、84.8%,平均8成8以上,;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分別是61.1%、57.5%、54.1%,平均也有將近5成8。結果如圖1所示。
圖1:台灣民眾的中華民族與中國人認同
問到“台灣人和中國人的關係”時,回答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分別為25.6%、25.1%、21.0%,亦即積極認同約2成4;“台灣人也可以是中國人”分別為12.7%、13.0%、13.9%,亦即消極認同約1成3;“台灣人但不否認是中國人”分別為28.2%、26.3%、26.9%,亦即被動認同約2成7。因此,從非排斥性的角度,也就是台灣人和中國人本來就可相容的概念來看,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台灣人增加到6成4。結果如圖2所示。
上述民調指出,超過8成8的台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近5成8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至於從台灣人和中國人可以相容而非相斥的角度,詢問台灣民眾的認同時,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台灣人從5成8增加到6成4。
圖2:台灣民眾的台灣人與中國人認同
這樣的結果顯示,兩岸的認同可藉由近9成台灣民眾可接受的“中華民族”概念凝聚。進而言之,“中國人”在台灣民眾的心目中,並非不能接受的認同定位,因為有近6成的台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而且更有近6成5的台灣民眾,接受中國人和台灣人相容的認同定位。
綜上所述,兩岸的認同有其樂觀性存在,台灣人對“中華民族”與“中國人”的概念與定位仍有認同基礎。但樂觀的機遇中,還是存有悲觀的挑戰,因為從2月到4月再到6月,台灣人對於中華民族與中國人的認同逐漸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