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26日電/香港跨境學童逐年遞增,學校資源緊張,當局先後推出“小一加派”、“學券留位”等應付跨境學童潮。有調查發現,小學及幼稚園對當局處理跨境學童問題表現評為不及格。有學校批評跨境學童專用校網,衍生區位錯配問題,校方要額外支援跨境生,要求當局增撥資源。教育局重申,已就處理跨境學童問題,制定有效的應對策略,為跨境學童提供足夠學位。
據《星島日報》報道,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以問卷訪問取錄跨境生的一百二十二所小學,以及二百一十三所幼稚園,結果收到九十九所學校回覆,以十分為滿分,分別有九成一受訪小學及六成三受訪幼稚園對當局處理跨境學童的表現,評為不及格。對於當局新學年為跨境小一新生而設的“專用校網”,將跨境生分流到屯門、大埔等地,近七成受訪小學指成效不大及欠佳,而新學年在五個校網“加派”措施,則有近八成小學指資源不足。
身兼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校長的教聯會副主席朱國強指,專用校網衍生嚴重區位錯配情況。該校收到一百六十份叩門申請,當中有一百個跨境生因獲派至屯門、天水圍等而叩門。他聽過有沙頭角學生,獲派至屯門,每朝要五時起牀上學,“專用校網的原意是好,能紓緩北區學位不足問題,但背後要各區行政、交通等配合。”
調查又顯示,逾六成受訪小學因跨境生須額外投放資源安排交通。朱國強指,學校要處理校巴線不足、加價等問題,而天水圍、東湧等地因取錄跨境生人數有限,難有校巴公司願意開辦新線接送。數家擁有禁區通行證、接送跨境生的校巴公司抬價,該校學生每月校巴費由五年前的五百多元,熷至現時近千元,“學校想自己申請通行證,但申請無門。”
朱國強預計新學年,其所屬學校將開辦六至七班小一,當中有近六成新生為跨境生,屆時要額外增聘六位常額教師,應付行政教學工作,“一份通告分繁、簡體版本,供跨境生家長閱讀。”教聯會指,小一學額需求在一九/二○學年起回落,擔心小學將出現超額教師及面臨縮班,促請當局參考中學自願優化班級結構做法,自然流失超額教師,並取消殺校政策。
教育局回應指,明白學生人口變化對學校及家長等持份者的影響,未來數年跨境學童人數短暫上升,將在平衡不同持份者的關注後,制定務實的應對措施,將學生人口變化的影響減至最低;又強調過去數年,已通過靈活安排為跨境學童提供足夠學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