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京津冀為何30年未能一體化
從“首都圈”、“京津冀經濟一體化”到“京津冀都市圈”,終於升級到國家戰略層面的“京津冀一體化”,這一過程走了30多年。這一漫長歷程後面,是機制、利益的糾結。
對此,河北省社科院副院長楊思遠也認為,當務之急是從頂層設計上考慮,建立一個能夠協調三方的平台,這是推動協同發展的必要條件。
“一畝三分地”思維待破除
“當地要發展,除了中央財政撥付,主要靠當地財稅,但沒有企業,就沒有財稅。” 河北工業大學京津冀一體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張貴告訴新京報記者,現行的財稅體制、官員考核等促使官員都為各自的地方政府考慮,長期以來制約著京津冀一體化的發展。
“一些重點工業園、項目是地方稅收大戶,在GDP核算中占比很大。”一名參與編制的專家表示,對於地方官員來說,除了績效考核,最牽掛的就是地方稅收,在目前以地方為單元的財稅體制下,很難進行資源共享,“企業轉出去,地方就沒利益了。”
這一看法比較普遍。早在2010年,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肖金成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導致京津冀三地無法進行深層次合作的根本原因是行政阻隔,由於地方官員只考慮地方發展,GDP政績觀作祟,三地各自為政。其在當時採訪中舉例,天津碱廠由於所需的鹽由外地輸入,又面臨運輸成本高與鐵路運力不足的問題,在天津已無優勢,肖金成曾建議天津碱廠搬遷至河北或者山東等地,或從天津塘沽區搬到大港區,但塘沽區和天津都不願意其搬遷。
北京社科院中國總部經濟研究中心研究總監陳智國昨日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直言,一體化最大的難點還是在於體制問題,需要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站在大區域角度去落實一體化的定位和方向。
在改革財稅機制之外,參與規劃編制的專家指出,也應在生態環保問題上完善生態補償機制。楊思遠表示,河北省每年給北京提供大量的水等資源,上游不允許建工廠,投資是地方上自己來搞,河北的財力又達不到,所以要建立合理的補償機制,比如生態補償機制。
“一窩蜂”式發展缺少差異化
一名參與規劃編制的專家表示,一直以來,三省市差異化並不明顯,“一下子撒胡椒面,一窩蜂式無序競爭,是沒法解決問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