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順大屠殺造成了數萬人死難、黃海海戰使得數千官兵捐軀,當時日本侵略者在遼寧省犯下的諸多罪行,留有很多史料可以考證。就在昨天,坐落在沈陽的遼寧省檔案館,專門籌辦了《勿忘甲午——紀念中日甲午戰爭爆發120周年檔案圖片展》,其中包括數百份珍貴的檔案圖片。
遼寧檔案館舉辦的《勿忘甲午》圖片展昨天正式開展,展出200多份珍貴的檔案圖片,有的圖片是首次面世。其中一份《1894年8月3日長順轉發光緒皇帝宣戰上諭的咨文》,反映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軍在朝鮮豐島偷襲中國運兵船,871名北洋陸軍官兵及62名中外船員葬身海底,證明日本不宣而戰,處心積慮發動甲午戰爭在先。到了5天之後的8月1日,清政府才被迫對日宣戰。還有一幅日本製造旅順大屠殺慘案的照片,揭露日本在中國犯下的罪行。展覽中還有一份清守將捏造戰況的禀文,旁邊清政府盛京將軍的批文則揭穿了守將的謊言。反映當時的清軍紀律廢弛、毫無鬥志可言的情形。所以說遼寧檔案館舉辦圖片展,就是寄望啟悟後人銘記歷史,不忘國恥,牢記使命。據了解展出將一直到8月20日。
最主要的活動就是遼寧遼寧檔案館舉辦《勿忘甲午》圖片展。另外遼寧沿海一些地方,比如丹東市大鹿島上有民族英雄鄧世昌的墓地,最近幾天前去祭拜的群眾明顯增多,獻上鮮花和祭品表達對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當年中日甲午戰爭的遺址營口市西炮台、盤錦田莊台等地。
如今又逢甲午年,當中國在反思教訓,總結歷史經驗時,東北亞的安全局勢,再一次因為日本近來不斷膨脹的野心,變得風起雲湧。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台後,“明治神話”在日本進一步抬頭。在推行其軍事、外交政策時,安倍經常打著和平的旗號,喊出“危急存亡”“保護盟友”“積極和平”等口號。在煽動民意和引導輿論方面,一些做法也與120年前似曾相識。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120年後的今天,中國應該如何面對一個企圖“改變現狀”的日本?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劉江永表示,可持續安全觀,是未來兩國關係發展的參考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