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認為,對美國而言,直到蘇聯在1947年試圖影響希臘和土耳其並促使美國實行“杜魯門主義”之前,都沒必要打造同盟體系。但隨著冷戰緊張局勢加劇,美國為尋求控制全局而日益採用傳統的實力制衡政治。1947年,“杜魯門主義”正式出台,美國首先在美洲與拉美18個國家簽署了《美洲國家互助條約》(裡約),這一條約是第一個在美國領銜下的集體防務條約。1948年6月,美國參議院通過“範登堡決議”,美國對西歐防務作出明確承諾,繼而北約形成,美國徹底告別在和平時期不與他國結成永久性聯盟的傳統。
緊接著上台的艾森豪威爾及其國務卿杜勒斯被認為是美國同盟體系的設計師,在艾森豪威爾任上,美國形成具有清晰地理特征的全球同盟體系:北約包括加拿大、希臘、土耳其和美國及西歐各國,嚴禁蘇聯向西、東南或北面擴張;因法國在印度支那統治崩潰和擔心中國而成立的東南亞集體防務條約,與包括日韓和台灣在內的國家及地區一道,形成了一條比較完整的封鎖線;1955年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土耳其和英國簽署受美國支持的巴格達協定,幾乎“補全”了對蘇聯和中國的遏制圈。聯盟戰略由此成為支撐美國霸權的基石。
誰是美國的真正盟友?
美國學者布熱津斯基曾毫不隱諱地稱:“美國在全球至高無上的地位是由一個覆蓋全球的聯盟所組成的精細體系支撐的。”美國所構建的聯盟體系自二戰以來,一直是美國戰略利益的有效工具。最顯著的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由美國發起的4次主要軍事行動都得到盟友支持。其中,33個盟國或夥伴國參與了1991年美國對伊拉克的海灣戰爭;12個北約盟國直接參與了1999年美國對南聯盟的科索沃戰爭,另外6國提供後勤支援;“9·11”後,北約首次援引關於集體防禦的條款,出動戰機加入美國本土的空中巡邏。阿富汗戰爭中,眾多盟國向美國提供作戰支持;英國、澳大利亞和波蘭軍隊參與了2003年開始的美國對伊拉克的地面作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