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決策核心滑落
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常委在國民黨內熱度的減退,首先在於其從實質權力核心的跌落。
在國民黨中常委的“黃金年代”,中常會掌握著最高決策權,絕大部分政策的形成,都必須取得全體中常委的共識。在兩蔣及李登輝時期,中常會與中央政策會、“立法院”黨團共同組成黨內的“政策鐵三角”,決策模式被稱為“以黨領政”。
“中常委變成政治雞肋,既緣於島內選舉政治的發展,也跟馬英九的理念有很大關係。”鈕則勛解釋說,為了重塑國民黨形象,馬英九當選黨主席後,強調“以黨輔政”,將中央委員互選中常委,改為黨代表直選中常委,並從三年一選改為每年一選。在當政後,馬推動黨政分離架構,避免中常會的決議過度干預行政體系施政。而改革的重點,就是弱化、虛化中常會,使它從決策中心變成咨詢單位。
儘管中常會在形式上沒有任何變化,仍然每周舉行一次,馬英九也每次都會出席,但是本質的差別顯然是巨大的。曾經擔任過9屆中常委的台中副市長徐中雄,公開表示對這一職務已不抱太大期待,並且一針見血地指出,黨政分離,中常會只是漫談,中常委功能嚴重弱化,只是身份的表征,使得其吸引力大大降低。
“雞肋”還在搶什麼
國民黨中常會功能弱化,連勝文對於中常會開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情況,反問“效率在哪裡?成就感在哪裡?”或許因為缺乏成就感,黨內一些謀劃長遠的人,決定另辟戰場,棄食“雞肋”。
雖被視為“雞肋”,但中常會仍是國民黨的最高決策機關,所有黨內提名的遊戲規則,都在此通過、追認。中常委的政治分量對於地方精英和新鮮血液來說吸引力猶存。因此,從去年的選情來看,競爭其實還相當激烈。一位多次參與黨職選舉的國民黨中央委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跟外界觀感不同,他參選這麼多次中委選舉,這次選情尤其緊綳,許多年輕族群、地方精英浮現,對於現任中央委員造成極大衝擊。
另一方面,中常會改選的冷,也有“刻意低調”的因素。近年來高層“政務官”、執政縣市長披掛上陣的人不多,有分析認為,台灣“行政系統”在黨的權力結構中,似有被邊緣化之嫌。在主事者“冷落”黨機器的情況下,行政體系對於黨內選舉參選意願不高,甚至刻意作壁上觀。
今年距離投票的8月30日還遠,已經邀宴傳聞不斷,聯繫去年中常委候選人大規模的集體換票,“雞肋”還在搶什麼?對此,台《聯合報》觀察文章指出,中常委選舉仍具有指標性意義。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