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6日電/據澳大利亞“新快網”8月5日報道,一份5日發布的澳大利亞全國報告顯示,來自非英語國家的青年在找工作時仍然會被忽視,即使他們非常積極參加培訓。
據報道,在來自不同文化、不同語言國家(例如中國、印度、菲律賓和伊拉克)的18歲至24歲的人群中就業率只有55.9%,而澳大利亞出生青年的就業率為71.6%。
對此,《2014亞洲自由民主聯盟青年報告》(CALD Youth Report 2014)的主要作者、阿得萊德大學教授雨果(Graeme Hugo)表示,難民覺得更難找工作,只有1/3的人有工作。“難民遇到的困難是最大的。他們來到澳大利亞,除了有文化和語言障礙外,他們通常是一無所有,而且還有心理創傷問題。”
根據2011年的人口統計數據,這份報告發現2011年澳大利亞有近370萬12至24歲的青年,其中差不多60萬人是在海外出生,40萬人在亞洲國家出生,還有大約4.8萬人是難民。阿得雷德有大約26,700名12至24歲的青年,大約55%的人就業。其他州的數據也類似,但西澳亞裔青年的就業比例較高,為62.6%。不過, 北領地扭轉了這種趨勢,亞裔青年的就業率為74.4%,而澳大利亞本地青年的就業率只有62.2%。
雨果說這份報告令人鼓舞的方面是,越來越多來自海外的青年參加了全日制或業餘教育,58%的18至24歲的青年都參加了教育,而澳大利亞本地青年的比例為39%。“他們在進入職場的時候比澳大利亞本地青年準備得更充分,資歷也更高,所以他們的成功率應該更高才對。” 這表明阻礙亞洲青年進入職場的不僅僅是語言和文化障礙,“歧視”也是一個因素。
雨果教授認為南澳在鼓勵移民在境內定居方面不夠積極也是一個因素。從1980年代開始的20多年來,在南澳定居的移民僅占全國移民攝入量的2%至3%。
不過到2004年情況改變了,南澳政府改變了人口政策,將年攝入量從一年3000移民提高至1.1萬移民。大部分移民都來自印度、中國或其他講國語國家。
(消息來源: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