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頓一直謹慎地避免公開批評奧巴馬;白宮幕僚也表示,總統仍會給她打電話尋求建議。而且,奧巴馬政府的許多外交政策仍然帶有她的印記,比如針對伊朗的制裁。此外,她率先倡導對中國採取對抗色彩較強的立場,並且得到了奧巴馬的欣然采納。
然而,在近期的採訪中,根據二十多名現任與前任的奧巴馬政府的官員、外交官、友人及外界分析人士的描繪,克林頓主張的行動,幾乎總是奧巴馬的國家安全團隊眼中最為激進的選擇,而且並不限於得到諸多報道的那些例子上,比如圍繞著美國應向阿富汗增兵多少的辯論,以及北約對利比亞的空襲。
在華盛頓,克林頓的支持者日漸增多,他們已經開始放眼下一屆政府了。這些支持者快速指出了她比白宮立場更鷹派的其他例子:主張向敘利亞反對派輸送武器、主張戰後在伊拉克保留更多的軍隊,以及譴責俄羅斯的2011年議會選舉結果。
對俄羅斯選舉的批評導致普京指責她挑起動蕩,也引得奧巴馬的一些高級幕僚不快。“白宮有些人覺得她越權了,”前駐俄大使邁克爾·A·麥克福爾(Michael A. McFaul)說。他本人支持克林頓的觀點。
與此同時,由於天生的謹慎,向原來的老對手、現在的老板表忠誠的決心,以及在國務卿工作中經歷的成長痛苦,克林頓的直覺受到了抑制。儘管如此,剖析她的記錄,能夠得到一些有趣的線索,預示如果她當總統或許會推行哪種對外政策。曾與她共事的人稱,“不受約束的希拉里”在本能上將不會像奧巴馬那樣不願在外國衝突中出兵。
“倒不是說她會很快動用武力,而是她的本能更多地由硬實力運用來決定的,”前白宮幕僚丹尼斯·B·羅斯(Dennis B. Ross)說。他曾在美國與伊朗開啟有關核計劃的直接秘密談判一事中起到幕後作用。
利昂·E·帕內塔(Leon E. Panetta)在擔任國防部長與中情局局長期間與克林頓形成了密切關係。他表示,克林頓堅定支持中情局在巴基斯坦採取的行動——意即無人機空襲——並且在奧巴馬下令殺死奧薩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的突襲決策中,發揮了重要的顧問作用。
“總統做出了一些艱難的決定,”帕內塔說。“不過他的記錄好壞參半。問題是,確立美國在21世紀地位的總統尚未出現。”
“希望他將來會去這麼做,而她肯定會,”帕內塔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