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13日電/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這一偉大勝利對亞洲的歷史意義在於,它為戰後亞洲以及亞太國際秩序奠定了基礎。
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敲響了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在亞洲的喪鐘。二戰前的亞洲飽受帝國主義列強欺凌,許多國家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幾乎面臨滅頂之災。二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更是將殖民統治強化到無以複加的殘酷境地。
中國是亞洲反法西斯戰爭的主戰場。中國人民不向日本軍國主義屈服,浴血抗戰,為反法西斯戰爭的最終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激勵下,亞洲反殖民主義獨立運動風起雲湧。新中國成立後,更是全力支持亞洲各國的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運動。這一劃時代轉變,為今天亞洲國際秩序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亞洲國家的獨立是通過自己的艱苦鬥爭獲得的,因此亞洲各國普遍將維護國家的主權獨立作為對外交往的基準點,形成了有著鮮明亞洲特色的外交政策格局。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國積極主張不結盟運動。新中國率先提出並始終奉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東盟各國提出互不使用武力、互不干涉內政的“東盟道路”。這些具有亞洲特色的外交政策與方針,與西方國家靠實力強弱排座次、以結盟對抗求平衡的外交傳統形成鮮明對照,不但成為亞洲國家間交往的主流,也推動改變了由西方大國主導國際關係的傳統格局,使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贏得了不可或缺的影響力。
回首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以來的歷史,人們清楚地看到,二戰後發生在亞洲的兩場大規模戰爭,即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都是在冷戰大環境下,當事國國家獨立和主權完整因域外霸權國家干涉和入侵而受到嚴重傷害、進而造成區域安全危機所引發的。同時,這兩場戰爭中,最終終止戰爭的都是亞洲人民的流血奮鬥與犧牲。
歷史經驗表明,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留給亞洲的最寶貴遺產就在於,亞洲各國須在維護國家獨立的基礎上,堅決捍衛主權完整,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堅持互不干涉內政,從而促進並保證亞洲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多元發展,使和平與發展成為亞洲的主流。
今天,面對亞洲以至全球經濟一體化大勢,亞洲各國更應珍重獨立自主、平等相待、不對抗等根本原則,堅決抵制個別國家出於一己之私,在亞洲國家之間拉幫結派,挑動對立甚至對抗的劣行。唯有堅持依靠相互合作謀求發展、平等協商解決問題,亞洲才能確保和平發展,提升共同安全。
(消息來源:《人民日報》,作者黃靖系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教授、亞洲與全球化研究所所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