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15日電/今天是“8·15”,日本投降日,也是日本民族主義者展示姿態、吸引注意力的標準日子。日本首相會在這一天參拜靖國神社嗎?這已成了東北亞地緣政治中令人不安的懸念。安倍今年提前放出口風,他今天不會去靖國神社,但輿論猜測他仍有可能獻祭品。這在日本已被認為是安倍對華的善意表達,他期待能在北京今年晚些時候即將舉行的APEC會議期間與中國領導人實現雙邊會晤。
歷史之爭已經成為中日之間的消耗戰。它吞噬了兩國交往中積累的大部分友好元素,深刻影響了中日對彼此其他爭議的認識和感受,它讓兩國的成見不時散發出“深仇大恨”的味道。
歷史之爭已經不是認識之爭,而演變成中日地緣政治競爭的重要外在形式之一。冷靜地看,歷史之爭導致了中日的雙輸。隨著中韓國際傳播能力的增強,日本的歷史態度越來越成為其國際形象的硬傷,日本的被動越來越明顯。而中國則為打贏歷史問題上的輿論戰消耗了大量外交注意力和資源,此外中日長期對立削弱了中國在其他競爭方向上的自由度。
然而打破中日僵局近期幾無可能,即使安倍今天在靖國神社問題上表現得相對於去年“溫和一些”,即使中國領導人在北京APEC上單獨見安倍,中日關係已被凍僵的身體也很難蠕活過來。
事實表明,中國影響不了日本社會對歷史的認識,日本也向中國證明不了我們應當像美國那樣對其在歷史問題上的表現聽之任之。圍繞這個問題的辯論實際不再以說服對方為目標,而成為爭奪國際社會支持的輿論戰。中日針對對方的東西,只剩下實力。
日本原本是歷史問題的主動方,因為參不參拜靖國神社,改不改教科書,官員是否在南京大屠殺問題上亂放炮,最後的決定權都握在日本官員手里。但中國逐漸構建了對日本官員胡作非為的懲罰標準,日本怎麼做中國就怎麼反應,遊戲規則大致簡單明了,主動權因此有相當一部分移到中國的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