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15日電/伊拉克現任總理馬利基14日晚宣佈放棄尋求連任,轉而支持總統馬蘇姆日前指派的候任總理阿巴迪。連日來,馬利基一直拒絕承認阿巴迪,多次指責總統“違憲”,在爭取連任的問題上態度相當強硬,為何現在又要宣佈放棄?
新華社報道,分析人士認為,馬利基執政以來存在較大爭議。在馬利基擔任總理的8年間,伊拉克安全局勢不斷惡化,三大政治派別矛盾重重,要求他下台的呼聲不斷。遜尼派和庫爾德族人的政治黨派以及部分什葉派黨派一直指責他獨攬大權,馬利基則認為,出現問題是因為經常受到聯合政府內部政治對手的掣肘,因此必須抓住今年換屆的機會建立“多數派政府”。此舉被認為是馬利基會在“單邊主義”道路上越走越遠。
本月10日深夜,馬利基突然發難,指責馬蘇姆沒有及時宣佈其領導的“法治國家聯盟”為議會最大黨團並指派他組建新內閣,並宣稱將向聯邦法院正式起訴總統“違憲”。不過,馬利基“逼宮”卻把自己逼上了絕路。11日,由“法治國家聯盟”與多個什葉派黨派在議會組建的“全國聯盟”,宣佈提名阿巴迪出任總理。馬蘇姆隨即簽署任命書授權阿巴迪組閣。
國際社會迅速作出反應。美國總統奧巴馬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當日就對阿巴迪表示支持,並敦促他儘快組成具有包容性的新政府。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也相繼公開表示歡迎新總理。
與此同時,馬利基在國內也日益孤立。13日深夜,馬利基任總書記的達瓦黨突然在其官方網站發表聲明,宣佈正式支持阿巴迪擔任總理。聯邦法院也表示暫時不會作出任何裁決,而是希望等待爭議能夠和平地“自行解決”。在這種情況下,馬利基宣佈放棄可以說是最自然的結果。
馬利基遭遇“墻倒眾人推”的局面,與近期伊拉克安全局勢和人道主義狀況急劇惡化不無關係。不少人認為,馬利基政府打壓遜尼派的政策是造成“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不斷壯大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別是作為“倒馬”急先鋒的美國,更是為自己失敗的伊拉克政策找到了“替罪羊”。
相對於爭議較大的馬利基,阿巴迪較能被各方接受,這將有利於緩和伊拉克當前局勢。不過,伊拉克近幾年來教派和民族矛盾日益嚴重,宗教極端勢力捲土重來,鄰國敘利亞內戰“外溢”嚴重,周邊大國為了地區控制權明爭暗鬥不斷。這種“內憂外患”不會因為一個人的下台就能改變。阿巴迪接下來的挑戰仍然相當嚴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