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澳大利亞商業旁觀者網採訪時,林毅夫指出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2008年,中國人均收入僅為美國的21%,相當於日本在1951年、新加坡在1967年、台灣地區在1975年、韓國在1977年與美國的差距水平。根據這些國家和地區經歷的增長模式,中國還會迎來20年的經濟擴張。他說:“中國有潛力,這不一定意味著中國能充分利用這一潛力。不過,如果你沒有這種潛力,那麼不管多努力都不會取得任何成就。”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8月19日發表題為《中國加強中小企業的勢頭正在增大》的文章稱,中國並非以中小企業富有活力而聞名。儘管如此,中小企業今年7月的採購經理人指數顯示,中國國內經濟增長勢頭正在加大。該指數自2012年4月以來首次突破臨界值50。
這些增長結果表明,中央政府有關加強中小企業在中國經濟中作用的政策執行勢頭強勁。
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新註冊的公司達168萬家,同比增長近60%。其中,158萬家是私企,提供的工作崗位達1000多萬個。
中國新一屆領導人非常清楚,中小企業是大部分經濟體真正的增長動力,他們對中國的商業環境、中小企業和企業家創業精神的重視程度日益增強。
去年秋天,上海自貿區的成立使該市中小企業獲得了更廣泛的升級和轉變產業結構的機會。過去,許多中小企業一直是以生產為重心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將來,它們有望向以產品質量和設計為重心的資本密集型企業轉變。
上海自貿區只是廣泛的經濟改革中的一項舉措,經濟改革正在全國各地創造新的動力。
努力加強中小企業是中國經濟體制中的新鮮事。雖然國內和國際上對中國企業家創業精神的評價仍普遍不高,但中國的中小企業沒有理由興旺不起來。事實上,它們在出口方面業已發揮了重要作用。
(來源:參考消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