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鄧小平眼中的“年輕一代”胡錦濤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22 13:33:20


 
  年輕一點,精力充沛的人進常委會更好”

  1990年12月24日,鄧小平同江澤民、楊尚昆、李鵬談話時說:“後年黨代會(黨的十四大)要選一些年輕一點的精力充沛的人進政治局,進常委會更好。”1991年夏天的北戴河會議開始醞釀十四大中央決策層人選。

  1992年,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進一步明確了選拔年輕幹部的標準:“要按照‘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標準推進,選拔德才兼備的人進班子。”顯然,這裡的“班子”包括了十四大的領導班子。鄧小平認為,實現領導幹部的“四化”,某種程度比實現農業、工業、科技、國防現代化還要難。但無論如何也要堅定不移地朝這方面走,否則,實現國家四個現代化目標就是一句空話。鄧小平滿懷希望地說:“哪一天中國出現一批三四十歲的政治家、經濟管理家、科學家、文學家,這個‘家’那個‘家’就好了。”

  幾個月後召開的十四大實現了鄧小平的願望,49歲的胡錦濤被選進政治局常委會,負責黨的組織和人事工作。1992年10月19日,新當選的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通過電視鏡頭,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把政治局常委一位一位介紹給大家,當介紹到最後一位常委時,江澤民特意說:“這是一位年輕人,50歲不到,今年49歲的胡錦濤。”並且,胡錦濤比其他6位常委的平均年齡小16歲。當天,美聯社駐北京記者就發出電訊,稱胡錦濤被選舉為黨的最高機構成員,是一位“出人意料的人物”。然而,只要人們認真了解鄧小平的用人觀,就會明白,這絕非“出人意料”,而是必然選擇。在起用年輕人時,鄧小平從來都是膽識過人,氣魄驚人。

  《鄧小平時代》的作者、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認為,十四大標誌著中共任期終身制的結束,為老一代革命家表達意見提供正式渠道的中央顧問委員會被解散,鄧小平和陳雲等老一代領導人全都退出政壇。此後,包括最高領導人在內的所有任命都有了任期限制。並且,1992年當選的政治局委員,都是與鄧小平的政策步調一致的人。例如外交部部長錢其琛和外經貿部部長李嵐清,他們以外交事務和擴大對外開放作為本職工作,這符合鄧小平推進改革開放的目標。在1992年以前的政治局委員中,有一名代表內陸省份的成員,但他在1992年落選,新增的5名擔任省級職務的政治局成員,都來自在鄧小平開放政策下蓬勃發展的沿海省市。鄧小平不僅是挑選了一兩個接班人,而是精心挑選了一個接班的集體。

  四大是鄧小平在世時召開的最後一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逝世。根據鄧小平的遺願,他的骨灰被撒入大海。攝影師拍下了鄧小平的遺孀卓琳和家人悲痛不已的鏡頭。在她身邊,是負責護送鄧小平骨灰走完最後一程的胡錦濤——1997年3月2日,胡錦濤和卓琳一起將鄧小平的骨灰撒向黃海。

  貴州和西藏是中國西部兩個貧窮省、區,在這樣的地方擔任“一把手”,在如此貧困複雜的地區歷練,成就了胡錦濤“讓人服氣”的政治資本。

  在6個月後召開的十五大上,胡錦濤連任政治局常委,排名從第七名前移至第五名。2002年,在十六屆一中全會上,胡錦濤被選為黨的總書記,宣告了第三代領導集體向新一屆領導集體交接班。2003年,在鄧小平逝世6年後,由胡錦濤主持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秉承鄧小平“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的思想,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鄧小平開創的改革開放國策,藉由他親自選定的接班人,一屆一屆穩定地傳承至今。(人民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