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涉外事務方面,兩岸統合學會與方夏文化交流協會舉辦的“夏合研討會”,由雙方退休大使與學者進行定期的制度性的交流。目前已經在北京、重慶、台北分別舉辦。在論述上,主張以“兩岸國際共同參與”為目標,讓兩岸均能在國際上共同維護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在參與的方式上,提出“兩岸三席”與“平等不對稱”的概念,來處理兩岸在多邊組織與第三方的雙邊關係。
在文化事務方面,呼籲在兩岸在史觀上應逐漸接近,以反映兩岸同為一“命運共同體”的事實;主張兩岸四地分別發行“中華卡”,做為以民族文化識別的另一個身分文件,強化彼此的身分認同;也呼籲兩岸應該推動“文字趨同化”,使用相同“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在國文課本選材上,應有至少一半以上的重疊,以使兩岸年青人能有共同的文字及文化記憶。台灣方面,由於近十餘年來歷史教育受到政治的干預,歷史教科書的書寫方式均已經趨向於“一邊一史”的史觀。為此,兩岸統合學會製作《百年中國:迷悟之間》,以期導正目前存在的“獨台史觀”及“台獨”史觀”。
兩岸統合學會的成員再分別成立史記、北一、克毅等出版社,進行高中歷史課本及國中社會課本、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的撰寫與發行工作,以實際行動來捍衛以中華文化為基礎的史觀及價值。重新撰寫教科書是一個大工程,在過去這兩年幾乎耗盡了我所有的時間與精力,每一冊課本、教師用參考手冊、甚而是考題都要我逐字做最後確定。為使理念能夠有效推動,兩岸統合學會倡議舉辦系列“推動兩岸文化融合研討會”,初期邀請與大陸的孔子基金會、香港的中國評論通訊社共同合作,未來將逐步擴大邀請兩岸及海外重要智庫一起加入,就如何強化兩岸文化認同紐帶及未來文化協議應有的內涵進行探討,以為兩岸和平發展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目前也與武漢大學台灣研究所建立合作關係,將不定期舉辦有關兩岸文化融合之研討會。
在海洋事務方面,我們認為目前兩岸在國際事務方面,最迫切也最需要合作的地方就是海洋。東海的釣魚台列嶼及南海是中華民族的固有領域,兩岸有責任共同維護海洋主權及主權權利。為此,兩岸統合學會與香港的中國評論通訊社共同發起舉辦“兩岸海洋戰略圓桌會議”,邀請兩岸智庫及海內外專家學者定期在青島及台灣各地舉辦會議。在第一次的會議中,我們建議兩岸政府將7月11日,鄭和下西洋的日子做為兩岸的中華海洋日;以共同開發油氣田做為兩岸海洋戰略合作的開啟項目;建議兩岸政府維護懸掛“中華旗”漁商船隻;期盼兩岸政府能夠成立“海域共同體”,共同治理兩岸在相關海域的事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