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英專家:日本反思侵華進步很大 南京就是例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26 12:00:31


 
  環球時報:中國今年高規格紀念抗戰爆發77周年,明年據說也會有隆重的二戰紀念活動,您怎麼看這樣的紀念?

  拉納·米特:這是戰爭紀念走向全球化的一部分。在美國、英國、法國,紀念戰爭的開始與結束已經形成非常強大的公共文化。在中國,直到最近幾年,對抗戰的紀念才多起來。可以說抗日戰爭在中國的文化紀念活動中並不那麼核心,除非是和共產黨興起相關的部分。但這並不是全部。

  高規格紀念的積極意義在於,能幫助人們了解中國各個群體在抗戰中所做出的貢獻,包括共產黨,包括蔣介石領導的政府,也包括更廣大的人民群眾,比如那些難民,那些在艱苦年代仍然保持社會運轉的人。每個國家在紀念時都試圖學習並教育國民如何防止類似的戰爭再次發生。中國高規格紀念抗日戰爭的意義也在於,為和平解決亞洲當下的諸多問題做出貢獻。

  環球時報:對於當今中國人的“反日情緒”,西方社會又是怎麼看待的?

  拉納·米特:大部分西方人對中國抗日戰爭知之甚少,因此他們對此所掌握的知識不足以做出評論。在過去幾個月裡,倫敦公眾圍繞“一戰的爆發究竟應不應該歸咎於德國”進行了很多辯論。可見,在100年後的英國,這仍然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而中日問題在西方則很少引發類似討論。當然這一局面在未來很有可能發生變化,因為隨著中國成為經濟強國,中國的重要性正在上升,中國的歷史也就更加重要。在英國的學校裡,中國歷史已經變得更加主流。在英國大學,學習中國歷史比10或15年前要容易。這些都需要時間來改變。

  日本公眾對二戰史態度複雜

  環球時報:能否總結一下當下日本政府的二戰歷史觀有哪些改變或新觀點?

  拉納·米特:日本公眾對二戰史持有複雜態度。有些中國青年常在互聯網上抱怨日本尚未承認其戰爭罪行,他們需要做得更多。其實這種說法過於簡單。從戰後日本社會對戰時罪行的處理方式可以看出,他們邁出了很大步伐。舉例來說,“南京大屠殺”在冷戰時期第一次引起世界關注,並不是由中國或西方披露,而是左翼日本記者在中國採訪幸存者、發表報告之後帶來的。

  此外,日本有一個活躍、民主的公共領域,學者、記者、作家、教師、教授都參與到辯論中來,各自有著不同觀點。日本主流社會對戰時日本嚴重侵犯他國主權、踐踏人權以及違背所有價值觀的做法有著深刻了解。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當下的日本也存在對戰爭持修正主義態度的觀點,即刻意淡化戰爭期間日本在中國和亞洲的罪行,並拒絕承認日本需要進一步教育自身並對此負起責任。但這僅是眾多觀點中的一個,如果認為這是日本唯一的甚至主流的觀點,則具有誤導性。事實上,日本活躍的公共領域和公民社會也在對這種觀點進行抨擊。

  安倍晉三和其他一些日本高層領導人過於粉飾日本戰時行徑,但在他所處的自民黨內部以及記者、市民都認為安倍在此問題上看法不正確。關注一下安倍的民意調查會發現,對於安倍的經濟政策,民調顯示支持度還是很高的,因為當下經濟確實還不錯,但是他的修正主義觀點,公眾支持度並不高。因此,日本不只有一種觀點,不能把一個領導者的觀點當做是全體人民的觀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