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6日電/本周,香港末任港督和首任特首先後針對中央的香港政改決定發表評論。
彭定康將中央的方案比作伊朗式的民主,而董建華則稱這將帶來真正、實質的民主改革。媒體很自然地把他們視為對立兩派的代表。彭定康和董建華都是睿智之人,個人誠信和誠意也都無可非議,現在卻各執一詞,相互對立。
身為國家領導人,董建華只不過是為人大常委會公布的嚴格方案做出解釋。我們不必侮辱伊朗人,他們與此事無關。實際上,相對於香港,彭定康提出的問題與英國的關係更大,他也的確是這麼說的。他在《金融時報》撰文稱,他的意見既不是針對北京,也不是針對香港。作為前任港督,更合理的做法是對英國的榮譽感提出質問。
但英國與香港政改還有關係嗎?這並不是彭定康和北京要辯論的問題,而是他和卡梅倫要爭辯的問題。北京曾將彭定康稱為“千古罪人”,但這一點與現在完全無關。英國首相卡梅倫早就認定,在香港事務上與北京對抗毫無益處,他更傾向於加深中英兩國的經貿往來,所以李克強6月份訪英並簽訂140億英鎊(1780億港元)的貿易和投資協議時,卡梅倫對香港問題和中國的人權問題緘口不言。
英國不但是香港的前宗主國,也是中英聯合聲明的簽約國。所以彭定康說英國對香港負有道義責任和協定所載義務,這是對的。但英國會否因此有所行動,則是另一回事。中國經濟規模已經是英國的四倍,兩國領導人都認為,昔日的大英帝國對正在崛起的中國毫無影響力。
實際上,彭定康這麼做,不啻是要求英國擺出一副唐吉呵德(Don Quixote)的貴族姿態。
來源:南華早報中文網 作者:盧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