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川平能夠步入政界,與他在國企太鋼集團創下的業績息息相關。太原鋼鐵在太原經濟乃至山西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工商資料顯示:始建於1934年的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是集鐵礦山采掘和鋼鐵生產、加工、配送、貿易為一體的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也是目前全球最大、工藝技術裝備水平最高、品種規格最全的不銹鋼企業,具備年產1000萬噸鋼(其中400萬噸不銹鋼)的能力,營業收入連續七年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
2001年12月至2008年1月,陳川平在擔任太原鋼鐵集團公司董事長期間,將一個曾經連年虧損的國有企業扭轉成為不銹鋼領域的龍頭老大。2001年12月,剛剛上任董事長不久的陳川平就提出,要把太鋼建成全球最大最強最具有競爭力的不銹鋼企業。為此,陳川平將太鋼分兩期工程建成世界最大的不銹鋼企業。第一期工程的目標是通過技術改造,年產量達到100萬噸;第二期工程的目標是年產300萬噸不銹鋼。
這個發展目標當時遭到企業內部領導及職工的質疑。據一位太鋼集團內部人士透露,當時矛盾主要集中在三點:“太鋼是走發展普鋼的老路,還是走大規模發展不銹鋼的創新路?投入百億搞技改,企業被巨額貸款和利息壓垮誰負責?上不銹鋼項目,是小打小鬧還是瞄准全球最大的規模?”
面對質疑,陳川平頂住了壓力。2003年3月,太鋼150萬噸不銹鋼項目上報國家發改委。這時正好趕上國家宏觀調控,調控的重點就是冶金、水泥、電解鋁,太鋼項目能否批下來是個大問題。最終,在2004年9月9日,這個項目得到國家發改委批覆。
“得知消息那天,陳川平抑制不住興奮情緒,喝了白酒。大家都知道陳川平的身體不好,醫生也嚴禁他喝酒。但誰也攔不住他!”上述太鋼人士回憶說。早在2000年3月,剛被任命為太鋼總經理的陳川平被查出身患胃癌。為此,他多次到北京化療,醫生禁止他喝酒。
陳川平擔任太鋼集團董事長的時候,正是鋼鐵市場最好的時期,在推進技術改造過程的同時,太鋼還從國外大量購買設備,快速進行擴張。據《山西日報》報道,2006年9月29日,太鋼新不銹鋼項目全面竣工投產,形成了年產300萬噸不銹鋼能力,成為全球產能最大、工藝技術裝備最先進的不銹鋼企業。
陳川平涉嫌嚴重違法違紀是否發生在太鋼工作期間?這個問題的答案目前不得而知。但是,有輿論質疑陳川平家族涉足鋼鐵貿易生意,秋冶公司是其中焦點。
工商登記註冊資料顯示,秋冶公司於2005年5月成立,法定代表人為付慶林。公司註冊資本2000萬,上海新華豐金屬有限公司、陳勝平、荊玲娜三個股東分別出資1200萬、400萬、400萬。該公司經營範圍為鋼鐵、生鐵、鐵礦粉、化工產品、普通機械設備、五金交電、日用雜品的銷售以及進出口貿易。
據媒體進一步證實,秋冶公司股東之一陳勝平即是陳川平的哥哥,另一股東荊玲娜則是陳勝平的妻子,即陳川平的嫂子。陳川平和令政策的關係也受到質疑。對於這兩位平陸老鄉是否存在利益輸送問題,目前尚無證據披露,不過,令政策在2000年至2007年間擔任山西省計委副主任和發改委主任,在此期間陳川平則是太原鋼鐵集團“一把手”,彼此間的交集不可避免。尤其令人關注的是,太原鋼鐵集團在向國家發改委申報鋼鐵項目審批時,必須先通過山西省發改委審核,在這當中是否有暗箱操作,也是質疑焦點之一。
2008年1月,時任太鋼集團董事長的陳川平調任山西省副省長,主要分管工業經濟運行、安全生產、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國有資產監管、國防科技工業等方面的工作。
為了解決頻發的礦難問題,在擔任山西省副省長期間,陳川平曾推動煤礦重組。2010年1月,他在一次新聞通報會上表示,山西全省重組整合煤礦正式協議簽訂率達到98%,兼並重組主體到位率達到94%。陳川平還特別指出,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采礦許可證變更已超過80%。在重組過程中,政府以資產為紐帶,“兼顧了各方面的利益”。但實際上,正是因為在山西煤炭企業兼並重組中利益嚴重受損,在山西投資的浙商不斷在奔走呼籲。
山西煤改浪潮始於2008年,期間,被兼並重組的主要有三類煤礦企業,一是規模較小的國有煤礦,二是股份合作制煤礦,三是村辦煤礦。其中,股份制合作煤礦和村辦煤礦的利益是最容易受到損害的。
當時,浙商資本投資促進會認為山西煤改背離國務院文件精神,為此致函山西有關方面,要求對其合法性、合理性進行審查處理。2009年7月,浙江省國土資源廳、省經濟協作辦組成專門課題組,趕赴山西,走訪晉中、臨汾、大同等地的浙籍企業,之後將報告送達有關部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