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多位不願具名的當事人向記者證實,他們正在或者已通過“掛靠”的方式獲得北京戶口。這些操作的共同特點是,工作在A單位,且A單位沒有為他們提供戶口;戶口落在B單位,但他們從未在B單位工作過。
實現這種掛靠,需要B單位高層或人事部門的配合,有些需要象徵性的費用,有些因為是熟人而直接免費。另有些情況,甚至由員工真正的工作單位代為辦理掛靠戶口,目的多為留住人才。
相較“假結婚”而言,這樣的“假工作”模式顯然更容易形成產業。記者分析警方近年來公布的落戶指標買賣案情發現,通過“假工作”落戶的操作屢屢出現。
今年8月,北京警方稱,北京眾和信誠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一名田姓經理,勾結十餘家大型國企、高新技術公司人事部門人員,非法售賣這些企業接收應屆大學、碩士畢業生工作及進京落戶指標。
負責給這些大學生辦手續的,包括易人合眾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管理部張姓經理、中鐵16局人事處張姓科長等人。遞送給這些單位的學生簡歷,都是經過田經理篩選的。
警方稱,田經理等人被抓獲時,共牟利300餘萬元。單個戶口的價格,最高的被賣到了33萬元。
更早些時候,2013年,北京金吉列留學公司也出現倒賣戶口的事件,涉事人員包括公司的朱姓總裁、唐姓副總裁等高管。
根據警方公布的案情,該公司每年可以從全國人才流動中心申請到幾個應屆生的戶口指標。朱總裁等人商議決定將3個指標出售牟利,每個售價8萬元。
在此後的利益鏈中,這一價格迅速被抬高。公司分管薪酬的一名劉姓經理將其中1個指標賣了15萬元,另兩個指標則托朋友分別被賣了26萬、72萬元。多出的錢均由劉經理及朋友私分。
記者注意到,在這些通過“假工作”落戶的案件中,相關人員涉嫌的罪名多為買賣國家機關公文罪、濫用職權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