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外國政治學者是這樣置喙香港政改的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9-24 00:21:53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發動罷課
  中評社香港9月24日電(記者 黃博寧編譯報道)編者按:香港政改引發社會爭議,外國媒體與輿論高度關注,甚至指手畫腳,有些言論荒謬之至。對此,需要加於關注與據理駁斥。

  日本網絡雜誌《外交官》近日刊載曾在港有生活工作經歷的政治研究者約瑟夫·多布斯(Joseph Dobbs)文章,認為回歸是十七年來,以民族主義為核心的中國價值觀,與備受西方文明浸染的香港本地價值觀,仍然是兩條線,沒有融合交叉。香港年輕人雖然成長在回歸後,但仍有相當一部份更認可香港價值體系,在民主道路上產生的問題又不斷衝擊港人的國家認同。因此,港人被奉上帶有中國特色的普選權力時,他們會反對中國特色。

  文章摘編如下:

  香港因為北京的政改決定而受到世界的關注。然而,這個故事並不從政改決定開始。實際上,它蘊含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歷史敘事——自由資本主義、受西方影響的殖民地的敘事,以及從一個世紀的羞辱中統一、復興的民族主義國家敘事。

  在香港學校中,這兩種無法舒服揉在一起的歷史以分開的方式教給學生。於是課堂成為香港價值觀以及中國國家主義之間張力的縮影。

  教育對社會政治意識有強烈的影響。香港教育學家何慧中認為,教育是塑造國家政治文化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政治家在某種程度上可能反對,但也承認教育的確對政治有影響。

  歷史學習是通過教育塑造社會觀的中心方式。對於任何社會來說,教授過去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那麼有兩個過去的香港又如何來進行這件事呢?與世界上絕大多數學生不同,香港的中學生對世界有兩次審視,中國歷史科告訴他們國家的歷史,歷史科告訴他們本地和世界史。

  在中國歷史中,學生學習古老中國悠久而燦爛的歷史。從最初居住的人類開始,到歷代王朝的興衰,再到20世紀上半業的群眾運動,以此來學習國家及民族主義的基礎。香港教育署的教學大綱清楚表明,本科旨在培養學生中國的國家民族歸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