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時:扣分選戰是台灣民主警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02 10:23:22


柯文哲
  中評社台北10月2日電/向來被視為“總統養成所”的台北市長選舉,變成一場比賽失分的“扣分大戰”,電視新聞裡、報紙版面上,幾乎看不到連勝文和柯文哲的正面新聞,台北市民空前焦慮,因為11月29日那天,誰當選也許還沒有人說得準,但可以確定的是,選柯的人恐怕不覺得心安理得,投連的人也不會理直氣壯。

  中國時報今天社論指出,許多人之所以投連,不是因為喜歡連勝文,而是沒有辦法接受一個口出狂言、目中無人、歧視女性的柯文哲,他們擔心,這樣的人當選,是台北市的大災難;投柯文哲的人,也未必相信柯文哲會是稱職的台北市長,可能只是單純討厭連勝文的權貴標籤。

  於是,一場本應是選最優的台北市長選舉,變成防最爛當選的爛戲,柯變成了連的頭號助選員;連變成了柯的王牌加分機。選民們看得搖頭嘆氣,首都市長選舉,怎會演變至如此田地?

  過去的台北市長選舉,並非如此。以後來分別當上“總統”的前台北市長陳水扁和馬英九為例。其角逐台北市長寶座時,雖然也有一些因討厭扁而投馬,或因為討厭馬而投扁的人在,但大多數的人在投扁或投馬時,是打從心底認為,他們會是稱職的台北市長,甚至為自己投下的一票感到驕傲。

  陳水扁是明星“立委”,問政犀利、三級貧戶苦讀出身;馬英九是堅持理念的“法務部長”,口不出惡言的風格更符合台北市中產階級的胃口。不說這兩位超級政治明星,即便是郝龍斌,乃至於落選者謝長廷、蘇貞昌,也都歷任政治上要職,投他們的選民,多半也都相信他們當選台北市長後會有好的表現。就算是被視為陪榜或攪局的王建煊與宋楚瑜,得票不高,並不是因為治理能力被否定,而是政黨政治的結構以及選民認為比較起來還是喜歡馬英九多一些,所以票投馬英九。

  首都市長進入了慘不忍睹的“比爛模式”,其他的地方又如何呢?包括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的其他五都,似乎都進入了“神隱模式”,台北市長選舉雖然都是爛新聞,但至少還有新聞,其他五都則幾乎連版面都沒有,更不要說六都以外的其他縣市了。

  這透露了台灣的民主選舉,出現了結構性的警訊,需要朝野政黨、媒體與民眾一起省思。

  首先,這場選戰,各縣市各陣營候選人的最高指導原則似乎都變成了“努力不讓自己上新聞”,而這個最高指導原則,則演化出第二原則,就是“努力讓對手上新聞”。道理很簡單,現在的媒體氛圍傾向負面,好新聞是爛(收視率)新聞,爛新聞是好(收視率)新聞。正面新聞上不了版面,只有負面新聞才能吸引鎂光燈,無怪乎各陣營的選戰主軸就愈來愈清楚:我神隱、你上報。

  其次,這種負面新聞當道的文化,除了媒體要自我檢討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民眾對政治人物失去了信心,對政治只剩下惡感或冷感,這一點是所有參與政治的政治人物及其所屬的政黨都要共同反省的。過去多少明星級的政治人物,在受到選民英雄式的擁戴當選後,其治理表現是讓選民認為深慶得人還是所託非人呢?如果一次又一次對英雄的翹首企盼,換來的是一次又一次的無奈失望,就不難理解會出現一種心情制約:只要看到對候選人的正面新聞,就會想:“又在造神,少來!”

  就像家裡的電風扇壞了,你送到電器行修了一百次都修不好,有一天,你改送到小吃店修電扇,這看起來無厘頭至極的行為,卻是經歷一百次失望後,再理性不過的選擇,柯文哲與連勝文颳起的素人政治風,就是另一種把電風扇送小吃店修理的無奈反應。只是電器行修不好的電扇,送小吃店也不必有太多的期待。

  第三,除了不被選民信任,這也反映了各政黨人才培養的嚴重斷層,首都市長是何其重要的職務,到最後,藍綠推出的代表,卻都是幾無政治歷練的市政小白兔。讓人不禁要問,過去幾年朝野政黨在幹什麼?

  不管再憂心,年底的選舉尤其是台北市長選舉,已經是長成現在這個樣子了,再無奈也得面對,從消極的角度來說,投不出最好的,也只能退一萬步不要選出最爛的,就當這次選舉我們得繳一筆昂貴的學費。但學費不能白繳,朝野政黨、民眾,都得好好深思,從政治人才養成、政治文化重塑到人民信心重建,要如何進行台灣民主政治的復建工作,找回民主選舉“選賢與能”的核心價值。

  對連勝文與柯文哲兩位候選人而言,誰能看清楚選民的心,立刻擺脫“扣分賽”的迷思,說清楚要如何治理台北市、帶領市民邁向更幸福繁榮的生活,一定會贏得選民的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