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北風今夜入京救場 霧霾模式有望結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11 09:51:41


 
  部分工地苫蓋不嚴致揚塵

  前晚,朝陽來廣營城管隊對部分工地進行突擊檢查,一工地被查出土堆苫蓋不嚴等問題,當場被城管隊員要求整改。

  前天23點半,城管隊員對北苑路航空總醫院南側一家工地進行突擊檢查。城管隊員來到工地後先在墻外“偷聽”,墻內一片寂靜,沒有機器轟鳴聲,“這說明工地已經停工”,城管隊員在檢查單上記下“停工”字樣。城管隊員隨後進入工地,發現上千平方米的工地並沒有工人。城管隊員發現,雖然工地按要求停工,但存在苫蓋不嚴的問題,十多米深的地基東南角堆放了大片黃土,只有頂尖部分苫蓋,其他部分裸露。城管隊員當場要求工地整改,負責人立即調來灑水車噴淋,並表示天亮後即購買苫布。
 
  來廣營城管隊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兩天工地苫蓋不嚴成為比較突出的問題,近期將加大對工地揚塵的檢查,城管隊歡迎工地周邊居民舉報,一經發現將嚴懲。

  □關注

  北大科學家發明檢測新技術

  檢測細小顆粒物 有望助力霧霾防控

  記者昨天從北京大學了解到,北大科學家研發出高靈敏度檢測方法,實現了單個20納米尺度顆粒實時檢測。此技術有望幫助北京研究霧霾形成的早期過程和規律。

  日前,北京大學“介觀光學和飛秒光物理創新研究群體”肖雲峰研究員和龔旗煌院士等人開發出一種基於微腔拉曼激光的超高靈敏傳感器,成功實現了單個20納米尺度顆粒的實時檢測。這一研究成果於9月30日在線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據肖雲峰介紹,這項科研成果目前僅是基礎性研究,但未來可廣泛應用於多種領域。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大氣污染研究中,普遍只能檢測到百納米尺度的顆粒,對於這些顆粒形成更早期的情況較難精確檢測。因此,顆粒污染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在科研領域仍在探討。

  龔旗煌院士介紹,北京霧霾天最常用的參考數值是PM2.5濃度。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研究表明,越細小的顆粒物對人的危害越大。北大研究小組測量的是比微米更小兩個數量級的納米尺度顆粒大小,目前還沒有專門針對如此細小顆粒物的檢測。肖雲峰說:“實驗小組實現了單個20納米尺寸顆粒的實時檢測,這意味著新技術有可能幫助科學家在大氣污染顆粒達到微米尺寸前,更早發現和研究它們,以便更好地防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