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第一輪投票的結果卻出乎意料:阿富汗獨立選舉委員會(IEC)發布的統計結果顯示,阿卜杜拉得票41.9%名列第一,加尼37.6%列第二,拉蘇勒僅列第三,得票率只有9.8%,按照選舉規則,鑑於所有候選人無一得票率過半,得票最多的阿卜杜拉和加尼擇日進行第二輪決選。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為選民對卡爾扎伊時代實在厭倦,渴望“換個活法”,拉蘇勒身上有太多“卡爾扎伊元素”,也因此選情“晴轉陰”;另一方面,大選期間塔利班不斷幹擾、搗亂,而其影響最大的,恰是普什圖族聚居地區,這顯然對出身普什圖大部落的卡爾扎伊係人馬(拉蘇勒甚至是前王室的親戚)不利。
阿卜杜拉原是“潘傑希爾雄獅、被塔利班暗殺的塔吉克族領袖馬蘇德的得力幹將,推翻塔利班政權之初曾和卡爾扎伊合作,但很快就分道揚鑣,2009年大選曾把卡爾扎伊逼入第二輪,卻在重重干擾下主動退選,他和美國關係良好,美國政府當年曾因其被逼退選,遲遲不肯承認卡爾扎伊當選的合法性,和卡爾扎伊當局的交惡,很大程度上也由於此。
加尼是著名經濟學家,政治生涯的大部分時間在世界銀行度過,在國際間享有盛譽,2002-2004年在卡爾扎伊內閣任財長期間,作風穩健、清廉,他派系超脫,被許多渴望經濟發展、厭倦阿富汗門閥派系之爭的選民所青睞。
第一輪投票結束後,美國政府曾如釋重負——既然進入第二輪的兩名候選人都是親美派,或至少都不是卡爾扎伊系,那麼不論最終誰當總統,美國都可以在2014年底放心撤軍,並繼續在阿富汗保持一定的“特殊存在”和足夠的政治、軍事影響力。
然而麻煩就麻煩在,他們居然在“二選一”時選成了僵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