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5日電/10月13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牢記歷史經驗歷史教訓、歷史警示,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益借鑒。”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高速發展,就像是一列開足馬力全速奔馳的龐大列車,向著現代化進程呼嘯駛來,既有傲人的成績,也有速度衝擊同時帶來的問題和隱憂。此時,能主動回頭看,慢下一味衝鋒的態勢,不僅求快而更求穩,回望我們民族一路走來的過程,從中尋求成敗教訓、總結得失經驗,古為今用、借古鑒今,這是一種非凡的胸懷智慧,一種成熟的治國方略,正是中國文化中所說“極高明而道中庸”的思想體現,能把握一種不過激又不保守的適度原則。
光明網報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把學問體系分為了經、史、子、集四部,大體來看,經是指儒家典籍,史是指歷代史書,子是指諸子百家,集是指文學藝術。經為綱,因為“經”這個字本身就有恒常不動的意思,中國歷史中的治國者、理政者,在主體上皆以儒家經典思想為指導理念,因此史部中所記錄的歷史風雲、朝代變遷,也就在以事實說話、在以史料佐證,反映著歷朝歷代對於經部的理論運用情況、得失成敗教訓。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的,“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獨樹一幟的燦爛文化,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理政經驗,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會發展進步的成功經驗,也有衰亂之世社會動蕩的深刻教訓。”這種對於歷史的重視、對於歷史的學習,是中華民族歷來的傳統。
古代的治國理政者,十分注重總結歷史、以史為鑒,很多出色的政治家同時也是史學家,比如司馬光,北宋宰相,官歷四朝,主持編纂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而唐太宗說“以古為鑒,可知興替”,《晉書》說“前車之覆軌,後車之明鑒”,《韓詩外傳》說“故殷可以鑒於夏,而周可以鑒於殷”,這都是在表明,要以歷史的前車之鑒,作為當今的後事之師。
事實發展也印證著,對於歷史的態度,影響了一朝興亡。比如同樣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大地、統帥華夏政權,元、清兩朝對於歷史敬畏心的截然不同,就導致了家國發展的大不同。元代蒙古政府,從主觀感受出發,否定了中國文化的歷史傳承、思想道統,取消科考制度、重劃職業等級、歧視儒學教化,使這個外來政權在中華大地上怨聲載道、難以久存,不到百年便轟然倒塌,因為它完全割裂了歷史,成為沒有根基無法長生的浮木,興也忽焉,亡也忽焉。而清王朝在考慮穩定社會的問題時,便充分借鑒了元朝的失策,修前史,崇漢學,使這個異族政權基本順延了中華民族主體文化,一統天下268年。雖然,並非歷史的就是要承襲的,並非本土的就是要恪守的,但是發展必須要立足於歷史,正如創新必須要來源於傳統,任何一個國家的現代治理,也都要對待好它的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