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口號結果雷同
第四,“顔色革命”利用或挑動內部矛盾,通過所謂和平、非暴力方式組織街頭運動,擴大事態。此次“佔中”利用富有理想和熱情的青年學生打頭陣,以發起罷課為先導,在罷課集會上煽動衝擊政府總部,繼而宣布提前啟動“佔中”。示威者“占領”由金鐘至銅鑼灣、旺角等大規模中心地區,堵塞交通,市民生活、工作、上學和商業運作都大受影響。
第五,“顔色革命”的宣傳口號和標誌相似。在不同地方,“顔色革命”的外衣也是五彩紛呈:在格魯吉亞是“玫瑰革命”,在烏克蘭是“橙色革命”,這一次在香港,又成了“雨傘革命”。《紐約時報》、《時代周刊》、《經濟學人》等西方主流紙媒,將“佔中”美化為“雨傘革命”,期待在中國製造“顔色革命”。而香港“占領”用上的黃絲帶,早在1986年菲律賓的“黃色革命”中就已廣為使用。在那以後的歷次顔色革命中,類似“黃絲帶”的手法屢見不鮮,屢屢見效。
帶來消極後果
最後,“顔色革命”帶來消極後果。“顔色革命”不僅沒有給格魯吉亞、烏克蘭、吉爾吉斯斯坦三國帶來總體形勢的好轉,而且使上述三國的情況搞得更加複雜。“佔中”發生後,香港首先作為金融中心受到衝擊:港元兌美元匯率貶值幅度一度創18個月的最大值。港股急挫近500點,港股巿值一天蒸發近5000億港元。匯豐、渣打、中銀香港、中信銀行等在內的21家銀行的37個營業點暫時關閉,商戶關門歇業,師生罷課,核心地帶交通癱瘓,香港市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