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29日電/近日,腐敗“重災區”山西在全省政法系統組織開展了正風肅紀聯合督察行動,對政法幹部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進行集中整治。
新華社報道,通報顯示,截至10月中旬,共有1人行政記過並被免職,1人行政記大過,33人被行政警告,28人被辭退,33人被誡勉談話,94人作書面檢查,39家問題較多單位的“一把手”被約談。
一些窗口單位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明顯減少,一些工作人員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得到集中整治,一些幹部開“特權車”、行“特權路”、辦“特權事”的問題得到初步整頓。
今年,山西省委政法委會同省政法各部門研究出台了《關於對全省政法隊伍開展紀律作風聯合督察工作的暫行辦法》,並篩選專業人員組建了省、市兩級聯合督察組,在全省政法系統建立紀律作風監督一體化機制。在1個月時間里,兩級聯合督察組集中深入11個市50個縣(市、區)81個基層政法單位,採取明察與暗訪相結合的形式,專項整治政法隊伍在內務管理、服務品質、警容警貌、公車使用等方面的“四風”問題187個,涉及50個單位142人。
督察發現,一些政法系統服務窗口對待群眾服務品質不高、服務態度不好、服務形象較差;有的幹警工作時間打遊戲、玩電腦、看電視,不作為、慢作為問題較多;有的辦案單位特權思想嚴重、霸道作風突出。
在不久前剛剛經歷了“官場地震”的山西省,一些官員向記者反映,現在的反腐“高壓”態勢和監督使得部分幹部出現“無為”思想,“混”字當頭,無所用心,無所作為,抱著一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明哲保身,不敢擔當。
中央黨校教授蔡霞表示,幹部不作為和亂作為同樣危害巨大,堅持鐵拳“反腐”的同時也必須出重拳治“無為”,力戒幹部“混”字當頭。
山西省在整治幹部不作為問題上一直不餘遺力。2010年,山西在全身範圍內開展了查處上班時間“玩樂享受”幹部的行動,據山西省紀委統計,全省共查處上班時間遲到早退、玩電腦遊戲、吃拿卡要、參與賭博的典型案件367起。
2011年山西掀起“查崗風暴”,山西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對一些地方和單位的工作秩序進行明察暗訪。2012年,山西再向官員“吃拿卡要”頑疾宣戰,重點整治各級決策、審批、執法單位在服務市場主體中的“卡、拖、要、亂”行為,特別是辦事效率低下,影響發展環境的問題。
2013年以來,山西省共查處違反“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100多起,處理黨員幹部1200多人,其中廳級幹部4人,縣處級幹部16人。
專家表示,重拳治“無為”的同時,必須依靠制度保駕護航才能形成長效機制。
“出現不作為和亂作為都是由於目前的制度界限不明顯和權力邊界不明顯。”蔡霞表示,針對幹部的“亂作為”,應該明確相應的制度規範和權力邊界,明確哪些可以做,具體程序是什麼。針對幹部的“不作為”,應該在新的考核機制上下功夫,制定更加側重民生改善、社會矛盾化解等方面的考核標準。
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也認為,庸官懶政的治理要依靠制度體系的建設,在行政程序方面,法律明確規定集中處罰權和行政許可權,要提供“一站式”服務,“一個窗口對外”、“一次性告知”,用這些制度保證公務人員不至於推諉、拖延。加大對決策失誤、工作失職造成重大損失的問責,同時把獎勵制度、政績考核和評價體系聯繫在一起。
“只有通過這樣的制度體系構建,才能促使公務人員積極行使權力、履行職責。這其中雖然還涉及公務人員的素質、精神等因素,但主要還是靠制度來抓。”馬懷德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