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清”結束後,滕敘兗在期間入黨,有一次在學校碰到,徐才厚還向他取經,“你怎麼入的黨呢?我入不上挺難過的”。滕問他怎麼回事?徐回答說,人家看不上我。徐挺難過的,講了半天。
大學讀了三年後,文革就來了,當時哈軍工分了兩大派,一個叫“造反團”,一個叫“八八團”,“造反團”裡面都是幹部子弟,勢力大,手眼通天,滕和徐都跟著“造反團”走,以後內部又分裂成兩派,一個叫山上派,一個叫山下派。徐才厚他們後來又在山上派跟著混。
造反最熾熱期,升級為武鬥,坦克都出動了。“徐才厚從不參與,有一次兩派打起來了,他遠遠地看了一眼就走了。武鬥時,很多學員都躲回家裡去了,徐才厚可能也回去了。我聽他們班同學講,他們到徐家去看過他。他就在家裡看書。”徐才厚的另一位同學告訴《鳳凰周刊》記者。
命運多次轉折:險些轉業,因名校學歷占盡便宜
徐才厚哈軍工畢業後,在等待分配期,上頭的一紙政策改變了過去的做法。北京要求對哈軍工67、68屆的畢業生“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這兩屆學生就暫時不分配具體單位,統統下放到部隊農場和其他一些地方農場“接受再教育”,此時的哈軍工亦因領導講的一句話,“哈軍工從部隊裡退出去,以後就不再是軍校,變成地方大學了。”
哈軍工的新名字叫哈爾濱工程大學,徐才厚這一屆的學生就沒有軍籍了,領章、帽徽都摘下了。脫下軍裝的徐才厚和滕敘兗被分配到39軍鶴立農場,不是同一連隊,但相隔只一裡多路。徐才厚的班長當時是個少將的兒子,前幾年退休後的他兩次到北京看徐才厚,徐還挺友好地說,“你是我班長啊!”徐才厚的這位班長對徐的印象挺好。
在接受“再教育”階段,徐才厚的哈軍工同學也普遍反映,徐表現很好:吃苦在前,開荒、種田、救火什麼活都幹,每年春天農場的山裡都會著大火,火勢嚇人。徐才厚有兩次救火,滿臉被熏得烏黑。前述徐才厚的班長救火燒傷立功了。滕敘兗關心老鄉徐才厚的安全,他向班長打聽,才厚怎麼樣?班長說,才厚挺好的,“我燒傷了還是他把我拉起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