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時報:柯文哲現象 迷幻藥或警報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1-23 08:49:43


 
  接著要問,何以是柯文哲掌握了這樣的背景,獲得不少人的認同?回顧來看,柯文哲雖然是第一次參選,卻絕非“素人”。柯文哲開始受到媒體注意,或許與他2006年7月15日的報紙撰文有關。在這篇名為〈反省、認錯、道歉,談趙建銘案〉的文章中,柯文哲針對陳水扁女婿、台大醫師趙建銘捲入關說的醜聞,不僅直指其過,也間接批評了陳水扁,更以台大醫院醫師的身分站出來自責與認錯。這樣的立場超越藍綠,也反映了深刻的社會心聲。自此之後,柯文哲開始受到注意,他勇於對各種事務提出貼近民意的意見,再加上幽默的表達魅力,因而獲得青睞。

  前述探討只涉及島內政治,從國際格局來看,當對岸經濟崛起、台灣相對式微,青年世代對於未來更感到不安。這股不安感搭著網路新科技的溝通便利,先是催生了太陽花學運,如今又轉而支持柯文哲。可以說,對藍綠對抗的不滿、對台灣前途的憂心,加上對改變的期望,造就了柯文哲現象。

  值得思索的是:柯文哲匯聚了期望,但能解決問題嗎?台北市長的職權原本就無法化解台灣的困境,柯文哲本人也未提出具體方案。即使針對市政,柯文哲能否帶來改變都不無疑慮,畢竟市政至繁,非市長可以獨治。印度首都德里今年選出了一位素人執政者克利瓦爾(Arvind Kejriwal),卻因政策不獲支持而在上任49天後請辭,被戲稱為AK49。當然,德里與台北的政治氛圍與市政制度都不同,但是非藍非綠的市長想要不重蹈此一覆轍,難度絕不下於勝選。

  柯文哲是否墨綠、以後是否投綠,其實不是重點。柯文哲現象是一種警報,反映台灣民眾的期待與想像,和國際與兩岸政治經濟現狀與台灣真實處境之間的困境。找到不滿的宣洩出口不難,找出台灣困境解決之道不容易,民意如流水,就怕到時傾頹的不只是政治人物。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