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鬆鷹圖》、《功甫帖》等許多高價拍品出現以後會引起很多爭議?還是因為我們的文化基礎和文化氛圍不支持這種億元行情。”劉尚勇說。
收藏家徐勝也表示,現在整個社會太浮躁,這種浮躁造成大家不關注藝術品內在的文化價值,更多在琢磨它到底值多少錢,“不挖掘實際的文化內涵就沒有收藏的意義,賣文物藝術品跟賣白菜沒區別,這種現象應該引起各界重視。”
多元化發展 是出路還是“雞肋”?
業內人士認為,在當前背景下,拍賣公司需採取多元化經營策略,這是很好的抗壓方式。“無論蘇富比或佳士得,書畫拍賣僅占業務量一小部分,因此他們生存能力很強,在市場困難時受到影響也小。”蘇富比(北京)拍賣有限公司總裁溫桂華介紹。
而國內拍賣公司,多數在書畫類拍品方面占據半壁江山甚至更多。董國強說,中國書畫在國內拍賣行業一線公司裡成交額占到70%,二線公司占比更高,可能要到90%甚至100%。
|